第55章 悲从心起(2 / 3)

小女子的确是与欧阳旭有婚约,附近的邻居都知道此事。”

“本次赴京赶考的钱塘学子,唯有小女子未婚夫欧阳旭一人。”

“公子是不是搞错了,这探花郎只是恰好与小女子未婚夫同名同姓,并非出身钱塘呢。”

苏慕白胸有成竹说道。

“这点绝不会错,一甲榜单只有三人,三年一出的俊杰,若是二甲三甲,倒还有可能记错,一甲进士,在下是绝不会记错的。”

赵盼儿犹豫了一下后,依旧有些不死心,接着追问道。

“那是否是高家倚仗权势,威逼探花郎结亲呢。”

苏慕白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同情之色,而后淡然说道。

“高观察的妹妹是宫中贵妃,颇受陛下恩宠。”

“高观察本人乃是步军副都指挥使,广济军节度观察留后,三品高官。”

“这样的人家,为自己的女儿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家不算什么难事,用不着搞威逼利诱那一套。”

“而且掌柜娘子,若真如你所说的话,我觉得我可以送你两句话了。”

赵盼儿犹豫了一下后问道。

“不知公子要送小女子两句什么话。”

苏慕白叹了口气后说道。

“毕竟男儿多薄幸,误人二字是功名。”

“甜言蜜语多好听,谁知都是假恩情。”

听到这里,赵盼儿不由得悲从心起。

苏慕白的话意思再明显不过,自己的未婚夫,是个负心薄幸之人,贪慕高家权势,主动攀附了高家的这门婚事。

虽然理智告诉自己,苏慕白的话有非常大的可能,但赵盼儿心中实在是不愿接受这个可能性。

赵盼儿面色苍白摆了摆手说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公子,肯定是你搞错了。”

“欧阳他不是这样的人,绝不是的。”

眼看着赵盼儿如此,苏慕白其实也能够理解。

毕竟在原剧中,欧阳旭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全都是赵盼儿的扶持。

当初欧阳旭乡试落榜,走投无路,流落余杭街头,和老仆欧阳德就要饥寒交迫一命呜呼之时,是赵盼儿收留了欧阳旭主仆。

后来也是赵盼儿拿着自己的积蓄打通关系,让欧阳旭落户到了钱塘,并且置办了田产土地,让欧阳旭有了在余杭继续科举的资格。

还是赵盼儿,拿着自己的积蓄资助欧阳旭继续进学,科举,包括进京赶考,那都是赵盼儿一手包办,拿着辛辛苦苦经营茶坊赚来的银子来资助欧阳旭。

付出了如此之多的感情财力和精力,眼看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却发现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赵盼儿能接受这一点就见了鬼了。

但事实就是事实,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有任何改变。

苏慕白犹豫了一下后,看向赵盼儿很是感慨说道。

“掌柜娘子,恕我直言,你应该多半不是出身良家吧。”

赵盼儿听后面色剧变。

“公子休得胡言,小女子如何不是良家。”

苏慕白摆了摆手说道。

“掌柜娘子不必动怒,我并无冒犯之意。”

“方才入店之时,掌柜娘子表演茶道之姿有一个下腰之态,若是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出自绿腰舞。”

“绿腰舞本是教坊司教导麾下女子的舞蹈,后来被各地的风月之所广泛学习。”

“但因此舞名声太大,良家舞女是不会学习的,因此会此舞者,基本都不是良家。”

“而且掌柜娘子端茶送水之时,有卖弄风姿之嫌。”

“当然了,这也可以理解,一个女子经营茶坊为生,多有不易,用些小手段既无损清白,又能吸引客人,再正常不过。”

“而且在下粗通医学,观掌柜娘子的眉目神采,应当仍是完璧之身。”

“如此想来,掌柜娘子应该是幼年不幸堕入贱籍,在教坊司中度过童年。”

“但你很幸运,在那种地方保住了清白,后来脱籍归良,以经营茶坊为生。”

“如你这般出身的女子,脱籍之后清清白白经营茶坊,不以色事人,称得上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

“当然了,这都是我的一番猜测,若有得罪之处,请掌柜娘子见谅。”

听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