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愤怒。
他刚从户部尚书张德全那里,听到了一个让他差点把御案掀了的消息。
陈玄,他那个无法无天的大哥,居然要把即将组建的皇家舰队,拆分成什么“股份”,卖给那些商人?
滑天下之大稽!
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他倾尽国力打造的无敌舰队,凭什么要让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来分一杯羹?这是在卖国!
“备驾!去皇商府!”朱元璋怒吼一声,带着满身杀气,直奔陈玄的府邸。
他要当面问问他那个好大哥,他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觉得这大明的江山,真的成了他陈家的生意!
皇商府内,气氛正有些凝固。
朱棣依旧在消化着“舰队上市”带来的冲击,脸色铁青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朱标则在苦苦思索陈玄那番话背后的深意,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下人惊慌来报:“陛下……陛下驾到!”
话音未落,身穿龙袍的朱元璋,已经如同一阵狂风般,卷进了书房。
“陈玄!”
朱元璋一进门,就指着陈玄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个败家子!你是不是疯了!把咱的舰队拿去卖?你把咱大明的军队当成什么了?菜市场的猪肉吗?!”
他的声音,震得整个书房嗡嗡作响。
面对暴怒的朱元璋,陈玄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甚至还有心情给自己倒了杯茶。
“重八,稍安勿躁,先喝口茶,降降火。”
“喝个屁!”朱元璋一把将他递过来的茶杯扫落在地,茶水碎瓷溅了一地。
“咱今天要是听你一句解释,咱就不姓朱!”朱元璋指着自己的鼻子,怒目圆睁。
陈玄无奈地摇了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朱标和朱棣。
“你们爹,还是这个牛脾气。”
他不再理会暴跳如雷的朱元璋,而是转向朱棣,平静地问道:“朱棣,我问你,组建一支远洋舰队,需要多少钱?”
朱棣虽然心中有气,但还是沉声答道:“建造百艘宝船,配备火炮,招募三万水师,再加上前期的训练和物资储备……至少,需要白银三千万两。”
“三千万两……”陈玄点了点头,又问,“这笔钱,如果让户部出,需要多久?”
朱标在一旁轻声回答:“大明如今虽国库充盈,但各项开支巨大。一次性拿出三千万两,恐怕要掏空国库,至少需要三年的税收才能缓过来。”
“听到了吗,重八?”陈玄看向朱元璋,“三千万两,三年。而帖木儿,不会给我们三年。那些西方的蛮夷,更不会给我们三年。”
朱元璋的怒气,稍稍收敛了一些,但依旧嘴硬:“没钱,咱就加税!砸锅卖铁,咱也要把这支舰队给凑出来!”
“然后呢?”陈玄冷笑一声,“加税,逼得百姓造反?让你刚刚稳定下来的江山,再次烽烟四起?重八,你打仗是把好手,治国……你还是得多听听你儿子的。”
朱元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恶狠狠地瞪着他。
陈玄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出了自己的核心逻辑。
“我之所以要卖股份,第一,是为了钱,这叫藏富于国。第二,是为了绑住他们,这叫利益捆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玄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看着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为了给你这个皇帝,减负。你是一个人,不是神。你将不再是一个辛辛苦苦的包工头,而是一个……董事长。”
朱元璋愣住了。虽然“董事长”这个词他听不懂,但他听懂了陈玄的意思。他的怒气,在冰冷的利益和现实面前,渐渐消散。但他心中,那份作为帝王的骄傲,依旧让他无法接受。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咱的江山,也不能让外人染指!”
陈玄看着他那副样子,终于笑了。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装裱得无比精美的烫金文件,递到朱元璋面前。
“谁说要让外人染指了?”
“重八,你以为朕要卖的是你的江山吗?不,朕是在帮你把你的江山,换一种更强大的方式来持有。”
陈玄指着那份文件,声音变得郑重。
“这份,是远洋舰队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认购书。它代表着这家‘公司’最高的权力。它不是朕送给你的,它本来就是你的!朕只不过,是帮你把你的皇权,翻译成了这个新时代,最通用的语言——股份!”
“有了它,你,朱元璋,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永远的……掌控者!”
朱元璋看着那份文件,彻底呆住了。这不是卖国,这是……把皇权变成了可以增值的资产?
就在他脑子一片混乱的时候,太子朱标,突然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