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的暖阁内,朱元璋兴奋的来回踱步,仿佛脚下踩的不是地毯,而是整个欧罗巴大陆的地图。
他粗大的手指在空气中挥舞着,唾沫横飞。
“开银行!开到他们家门口去!用咱大明的金票买光他们的土地,买光他们的货物!大哥,这招实在是高!比派十万大军过去还解气!”
然而兴奋劲一过,朱元璋猛地停下脚步,眉头紧锁,一屁股坐回龙椅上,露出了农民企业家算账时的精明。
“可是大哥,人呢?”
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咱手底下这帮官员,让他们算算田亩、收收税粮还行。你让他们去开什么银行,跟泰西那帮猴精猴精的商人打交道?怕不是连裤子都得被人骗了去!”
“派咱自己的人,他们又不懂。派你的人,这银行到底姓朱还是姓陈?”
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尖锐。
陈玄闻言,赞许的点了点头。
“重八,你总算问到点子上了。”
“这第一家海外银行的掌柜,不仅要绝对忠诚,更要对金钱有鬣狗一样的嗅觉,对规矩有工匠一般的敬畏,对敌人有毒蛇一般的耐心。”
陈玄的目光转向一旁沉思的朱标。
“标儿,这家银行你是董事长。这第一个掌柜,理应由你来挑。”
朱标一愣,随即起身,恭敬的拱手:“大伯,侄儿愿意举荐。只是……侄儿身边多是文臣儒士,于这商贾之道怕是……”
“所以我不是让你举荐。”
陈玄打断了他。
“我是让你亲自考一个出来。”
“考?”朱标和朱元璋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没错,考。”陈玄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就以你这位皇家银行董事长的名义,在应天府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明皇家银行掌柜遴选大典’。”
“不问出身,不看官阶,只要是我大明的子民,无论是户部的算学官,还是钱庄的账房,甚至是那些买了咱们舰队股份、有点头脑的商人,都可以来考。”
“陛下,太子殿下。”陈玄躬身,“这是为大明选拔新的人才,更是为太子建立您自己未来的钱袋子。您未来的新政,可处处都需要花钱。”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陈玄的深意。
这是在给太子培养真正的嫡系,而且是掌握钱袋子的嫡系!
“准了!”朱元璋一拍龙案,“标儿,就按你大伯说的办!咱倒要看看,咱这大明朝到底藏了多少能人!”
三日后,皇家交易中心人头攒动。
一则由东宫亲自颁布的皇榜,引爆了整个应天府。
皇家银行,海外掌柜,一经录用,官授从五品,食朝廷俸禄,享海外贸易一成红利。
这个条件让无数人红了眼。
比起科举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简直是一步登天的捷径。
考试现场,太子朱标亲临主考,陈玄则隐于幕后。
考题只有一道,被写在巨大的木牌上,立于考场中央。
“现有一泰西王国,欠我大明皇家银行一百万两白银,然其国库空虚,濒临破产。其国中仅有三座废弃铁矿,与一处年久失修、泥沙淤积的港口可供抵债。”
“若你是银行掌柜,手握十万两白银的调度资金。你当如何在一年之内,不仅收回欠款,并为银行创造盈利?”
题目一出,全场哗然。
大部分应考者都傻了眼,这简直是个死局。
有人提议直接派兵占领,将国民贬为奴隶,慢慢挖矿还债。
有人提议将港口和矿山强行卖给其他国家,能收回多少算多少。
这些答案都被朱标一一摇头否决。
直到一个时辰后,一个面容清瘦、身着布衣的青年走上前来。
他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神情略带紧张,但眼神却清亮得吓人。
“学生钱鑫,参见太子殿下。”
“你有何解?”朱标问道。
钱鑫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他的方案。
“回殿下,学生以为,追债的最高境界不是把欠债人逼死,而是让他变成我们能持续产奶的牛。”
这比喻让朱标眼前一亮。
“首先,我会用这十万两资金中的一万两,雇佣我大明格物院的工程师,前往勘探那三座废弃铁矿。泰西人采掘技术落后,他们眼中的废矿,或许只是我们脚下的宝山。”
“若勘探出新矿脉,银行便可注资,成立‘大明泰西联合矿业公司’,以其未来三十年的产出抵偿所有债务。”
朱标点了点头,这思路有些新意。
“那若勘探不出呢?”
“那便启动第二个方案。”钱鑫不慌不忙。
“我会动用剩下的九万两白银,成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