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清田(2 / 3)

这些卫所兵不领,就能进入到百户千户的口袋中。

    一旦遇到朝廷“清军”,就像这样将士兵再招回军营就是了,再不济从城里抓几个乞丐不良人,让他们冒充军籍给清军御史点个名就行。

    赵大柱的父亲死后,他也参加过两次清军。

    但是他母亲忧心忡忡的说道:

    “娘听说这次清军和往年不一样,总之你小心担待着点,别给百户惹麻烦。”

    “俺懂。”

    接着赵氏又担忧的说道:

    “前些日子大同刚刚解围,这段日子还是别出塞了?”

    赵大柱知道母亲关心自己的安危,但是整个村子上百号人口,光靠着村里这点荒田早晚要饿死,都指望着自己领着出塞糊口。

    但赵大柱是孝子,还是安慰母亲说道:

    “这次儿子带了不少东西回来,就在家歇上阵日子。”

    赵氏脸上这才露出笑容道:

    “娘已经攒了点钱,等这些事了,找人给你好好说房婆娘,日后我们赵家好好过日子。”

    赵大柱心中苦涩,自己这个军户身份,谁家女儿愿意嫁过来?

    同村的军户之女,都想着办法外嫁脱离军籍。

    -----------------

    大同参将府内,灰暗的烛光下,参将郑年眯着眼睛,看着手下的千户百户们。

    这是一次秘密聚会,大同参将郑年看了一圈下属,开口说道:

    “这次朝廷调南兵北上,怕是别有深意。”

    在场的军头们纷纷议论起来,郑年看到气氛烘托到了,又开口说道:

    “朝中奸臣早就对我们大同军镇不满了,等南兵一到,朝廷就要派人清田清军。”

    听到清田清军,在场的军头们再次喧哗起来。

    清军还算是好办,抓点人头充数,大不了再贿赂一下清军的官员。

    清田就不好办了。

    卫所的屯田,从国朝立国到现在,早已经被侵占的差不多了。

    在场的军头们家中的田地,大部分也都是侵占的卫所屯田。

    再加上变卖掉的,其中产权混乱,不仅仅是卫所军户,当地豪族,地方官府,甚至大同的代王府都牵涉其中。

    可清田查来查去,最终还是落实在卫所头上。

    朝廷不问这些土地是怎么流转的,单问你卫所的屯田为什么不在册了,谁都担待不起。

    果然,一提到清田,在场的军头就坐不住了。

    有人喊道:

    “朝廷拖欠我们的赏钱不发,又调南兵北上,是摆明了不信任俺们!”

    “俺家为大明戍边七代,朝廷就这么对俺们!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