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国祚再加(六更)(2 / 3)

乱,戚继光十一号就杀到了,说明戚继光早就有了准备。

    而且戚继光在宣府募兵,肯定是得到了兵部授权,这应该是阁部早就已经做好了预案了。

    隆庆朝这帮阁部重臣果然不是吃素的啊。

    再说了,以代王在大同的声望,再加上大同卫的孱弱实力,别看戚继光只是临时募兵,一样是一日破城。

    其实也正常,这个时代,无论东西方,对将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身边这些精锐部曲。

    这些精兵种子,就是整个军队的尖刀,也是军官种子,只要亲信部曲还在,招募点人手就能扩编出一支精锐军队来。

    戚继光也不是只身北上的,带着身边精锐部曲,平定代王仓促的叛乱还是很容易的。

    那就等待代王叛乱平定,自己再上书开宗禁复边屯之策好了。

    只是苏泽没想到,仅仅是削了一个代藩,就让大明国祚加了5年?

    好家伙,大明那些藩王,如果全部都除了,那岂不是国祚能增加百年?

    但是仔细想想,苏泽又觉得很难。

    代王是本身犯事了,然后又狗急跳墙谋反,这才除了王爵。

    其他藩王不造反,怕是皇帝也没有魄力来削藩。

    别说是皇帝,怕是阁部也不会支持自己。

    那消耗的威望值就太大了。

    用威望值和上疏机会来做这种事,苏泽觉得还是太浪费了。

    但是代王削藩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对犯事的宗室都用这套方法。

    可削藩有什么用啊。

    苏泽想起了历史上,万历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福王就藩河南洛阳,光是田亩就赐了两万顷!

    这可是在人口爆炸的河南地区,搜刮整个河南都没找到这么多田,又从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

    再努力削藩,也比不上皇帝封啊!

    对了,自己以后给朱翊钧上课的时候,要好好讲一讲藩王的问题,让他以后不要给儿子搞那么大的封地!

    苏泽这才想起来,上次自己在经筵上乱说话,已经被暂停了讲官资格。

    ——

    十月十四日。

    这些日子苏泽静静等待代王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师,而他则在继续编纂报纸。

    罗万化拿起一封信,对着苏泽说道:

    “子霖兄,你上次所写的《海国记》,有一名曾在福建任职的官员来信,说是他曾经和月港的红夷商人交谈过,确实有这南荒州,红夷人正在殖拓这里的土地。”

    苏泽连忙打开信,再一看署名,原来是曾任福建巡抚涂泽民的来信。

    涂泽民!

    苏泽这才想起来,这位就是在隆庆皇帝继位之初,就上疏请求开放海禁的那位御史!

    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