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观闻,京师中有大量皇产荒置,店铺空置,太子可以向陛下将这些皇产店铺索要过来经营,赚钱之后办百戏会为陛下贺。”
苏泽的建议也很简单,要将百戏会包装成朱翊钧的孝心,是为了让父皇母妃开心才办的。
而百戏会的经费,由朱翊钧利用闲置的皇室工坊和店铺这段时间的收益去挣。
“小宏子,那些工坊铺子能挣钱吗?”
张宏低着头说道:
“仆臣倒是听内承运库的办事太监说过,这京师的工坊铺子也分成几种。”
“那些位置好的,赚钱的产业,都是不愁租的。”
“但是空置的那些,基本上也都是些位置不好,或者不赚钱的产业。”
皇室在京师中自然有皇产。
张宏没说的是,这些赚钱的皇产,基本上都是宫里的大太监、勋贵、外戚给瓜分了。
比如小胖钧的外公,也就是李贵妃的父亲武清伯李伟,就占着好几处皇室的产业。
苏泽其实在信中也说的很清楚了,这些旧的利益团体,不是现在的太子能碰的。
所以苏泽建议的是,太子索要那些不赚钱,偏僻落后的工坊,然后利用这些赚钱。
当然,苏泽这位老师,也给学生了支了招。
苏泽在信中给了三种工坊。
第一种是蜂窝煤。
京师马上要到冬季了,京师的普通百姓会购买山西的石炭取暖,京师周围也有不少石炭场。
但是石炭取暖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燃烧有异味,燃烧不稳定。
苏泽在信中写了一个方法,将石炭捣碎后和红泥稻草混合,再用模具制作成一种有空的煤块。
这种蜂窝煤燃烧起来烟雾少,燃烧时间长,又是居民日常所需的东西,所以肯定能赚到钱。
第二种则是酱油。
酱油这东西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京师就有六必居酱菜,当年严嵩还给六必居提了匾额。
但是苏泽这个酱油,不是那种用黄豆晒足一百八十天发酵的酱油,而是工业酱油。
酱油本质上,就是将蛋白质转为各种类氨酸,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古法酿造就是利用各种微生物来转化,费时费力不说,还很不稳定,有时候产生的杂质还有毒。
近代工业酱油,是用稀盐酸,代替微生物对蛋白质进行水解转化,就可以大大缩短制备的时间。
至于稀盐酸,矾油也是火药的原料之一,京师有王恭厂这样的大型火药工坊,对皇太子来说也不难弄到。
矾油和盐混合,再加热冷凝,就能得到稀盐酸,这种酿造方法,连大豆都可以省下来,用豆粕、稻谷麸皮这些含有蛋白质的农产品残余就能造。
最后用草木灰兑水,中和酸性,几天就能制造出酱油。
这种工业化的酱油,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制备完成,口感上和天然酿造的酱油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而且工业化生产,效率也是酿造酱油的百倍,成本还要更低。
第三种,就是苏泽在《乐府新报》上说过的棉籽皂了。
利用棉籽榨油,再用草木灰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