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舅爷!”
武清伯世子李文全站在码头上,焦急的等待着。
码头上的官员都簇拥着他,甚至连登莱市舶司都派了几名太监伺候着。
李文全在京师啥也不是,但是到了这莱州港口,那就是人人巴结的对象。
谁让他是太子的亲舅舅呢?
被小胖钧忽悠到了莱州后,小心谨慎的李文全只敢买下两艘船,雇佣了一些莱州当地的水手,开始了第一次海上贸易。
至于莱州为什么这么多水手,那就要问莱州海防卫所的逃兵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甚至李文全雇佣的船长,就是莱州海防卫所的一名世袭百户,在嘉靖朝末期就经常领着卫所士兵出海走私了。
不过卫所走私风险大,而且小打小闹也就能温饱罢了,听说了国舅在莱州港口招募出海舰队,这位吴百户就领着卫所兄弟来投奔了。
其实莱州港口第一批的海员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登莱巡抚涂泽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海防任务已经交给了刚刚到任的俞大猷,这些卫所只要不落草为寇,登莱巡抚衙门都是不管的。
李文全将海图给了吴船长,目的地就是苏泽和太子说的皮岛,船上还有李文全从京师带来的亲信,他们负责在皮岛收购高丽参和貂皮,而交易的货币就是李文全从太子手里拿到的丝绸。
这些丝绸都是宫里积压的存货,被太子以盘活库存的名义要了过来。
但即使是存货,那也是贡给皇帝的高级货色。
其实李文全直接在莱州港口将这批丝绸卖掉,就能赚到足够向太子交差的银元了,但是李文全还是记得太子的嘱托,“一条验证可行的航线,就是下蛋的金鸡!”
下蛋的金鸡!
李文全其他没记住,就记得太子这句比喻了。
没办法,李文全也是穷怕了。
他父亲武清伯李伟出了名的抠门,而妹妹李妃也一直小心翼翼,不让兄弟们仗着外戚身份谋利。
李伟已经被封了伯爵,但是一年到头家里餐桌上都见不到几个荤腥,李文全还要隔三差五接受父亲“忆苦思甜”的教育。
所以在被自己的胖外甥央求,领着太子给的启动资金到了莱州港后,李文全也也小心翼翼,事事亲力亲为核算成本,一个银元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风帆,岸边等待的众人纷纷欢呼起来。
李文全还是很谨慎,这些日子他听说过太多海船倾覆的消息了,甚至月初的时候一艘登莱市舶司的官船都遭遇风波失踪了,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这些日子各种打探下来,李文全已经搞清楚了海贸的规则。
只要舰队能回航,那就是大赚特赚。
大明的货物在海外是非常畅销的,无论是朝鲜、倭国,还是那些游离在大明附近岛屿的西洋商人,大明的商品都能换到好东西。
除了这些地方外,很多大明周围的小国,他们手里也有不少珍奇的物资。
但是海贸赚钱,一旦海船倾覆就血本无归。
而且这不仅仅是货物的损失,一艘能远洋的海船也价值不菲,还要赔偿海员的家人,这些加起来都是天文数字。
总而言之,每一次出海都是一场豪赌,赢的就是盆满钵满,输了则是倾家荡产。
当然,李文全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