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火炮从城墙上向下炮射,正如苏某曾经在《乐府新报》上所写的,万物都有引力,炮弹自炮口射出,就会向下抛射。这个缓坡就是为了更好的射杀敌人。”
听到这里,四位阁老和兵部官员们都连连点头,但是在场的工部官员都觉得脖颈一寒,苏泽竟然连这个都考虑到了!
戴旭又问道:
“为何棱堡要设置成棱形?”
对于这个问题,苏泽自然也是早有准备。
他拿出一张准备好的图纸说道:
“诸位请看,如果这城堡的凸出部分,建造成方型和圆形,那么在这些地方就有炮射死角。”
“而如果设置为棱形,则整个城堡就没有一处死角。”
苏泽指指画画,众人迅速明白了设置棱形的好处。
苏泽这个棱堡,并不是为了城堡的外形,而是为了让火力能相互覆盖,保证整个城堡没有任何死角。
苏泽说道:
“以炮护城,以城屏炮,这就是苏某所设计的棱堡。”
“在棱堡城墙上,分别设置佛郎机炮、大将军炮等多种炮台,在敌人远近距离分别射击,加上弓箭手和劲弩手近射防守。”
“一座棱堡中只要驻扎千人,储备足够的粮食和弹药,百倍之敌攻打城下,也拿棱堡毫无办法。”
百倍?
这下子赵贞吉和兵部尚书霍冀都皱起眉头,认为苏泽是在吹牛。
但是苏泽却知道自己不是在吹牛。
棱堡,也叫做文艺复兴城堡,这种城堡在重炮出现前,所有进攻者的噩梦。
在东亚,就发生过一次经典的棱堡攻坚战,叫做热兰遮之战,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得最艰苦的一战。
进攻方是郑成功,而防守方是荷兰人。
这场战争郑成功投入登陆兵力两万人,还调集了自己所有的舰船,而防守的荷兰人不足千人。
这场战斗郑成功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部队,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荷兰人还坚持了半年多,最后还是因为粮食和弹药耗尽才被攻克。
而如今草原上的蒙古人几乎没有火器,在东胜州建造棱堡,还真的能抵挡百倍的敌人。
兵部上下都很满意,但是工部站出来说话了。
发言的是万敬。
万敬拱手说道:
“苏翰林,按照您的说法,要在棱堡中布置火炮,可如何将火炮运送到东胜州?”
众人看向苏泽,显然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苏泽淡淡的说道:
“直接在大同铸炮就是了。”
万敬说道:
“大同虽然有石炭,但是苏翰林怕是不知道,北铁不适合铸炮,连做大将军炮都不合格,更别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