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山东人的执念(2 / 5)

量低,考上了也只能做小官。

    但是山东人就热衷于考明经,反正只要能混入体制内就可以了,大官小官无所谓。

    而宋代著名反贼宋江,就是山东郓城县押司,他上梁山之后日日夜夜都想着被诏安,可见做官瘾有多大。

    而大明朝山东的举人出仕做官的也是最多的,举人做官的前途不大,进入官场很多年最后也只能在主簿的位置上徘徊。

    但是山东举人依然趋之若鹜,只要有了做官的资格就会出仕,根本不在意前途不前途的,所以如今也有“天下主簿半山东”的想法。

    山东距离京师不远,如果秀才就能成为朝廷编制内的典史,这对山东读书人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京官大三级,那京畿的典史,也和主簿差不多了。

    所以当《请开吏科试选才疏》刊发后,最跃跃欲试的就是这些山东籍的读书人了。

    这大概就是山东人的执念了吧。

    ——

    十一月七日,京师刮起了寒风。

    前两日朝堂上两则人事任命,稍微引起了议论。

    第一则是申时行外任天津兵备道。

    对于这个任命,京师大部分官员都是幸灾乐祸的。

    申时行少年状元,官场上又顺风顺水,不少人都对他暗暗的嫉妒。

    这一次乡试弊案,之所以闹成这么大,主考官是申时行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京师这些吃瓜官员看来,一定是申时行搞砸了顺天府乡试,所以在张居正面前失宠,所以才被外任天津兵备道这个“苦差事”。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申时行也懒得解释。

    第二则是王锡爵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

    官员们也同样的幸灾乐祸,王锡爵和申时行差不多,也都是官场得意的,南京的官儿虽然也算京官,但是在这些官员看来,这明显就是王锡爵失势的信号。

    申时行在接到任命后,就匆忙出发,都没有给苏泽送行的机会。

    今天苏泽专门出城给王锡爵送行。

    “子霖兄,师相也和我说了,这次去南京国子监,主要还是筹备南直隶吏科试的事情。”

    王锡爵知道吏科试是苏泽推动的,也不避讳张居正交给他的任务。

    苏泽也没想到张居正竟然行动力这么强,顺天府吏科试还没弄完,已经在布局南直隶吏科试的事情了。

    苏泽苦笑,看来张阁老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顺天府吏员改革肯定能完成,他已经在布局南直隶的吏员改革了。

    也对,虽然京师附近商贸发达,但是如今整个大明经济中心还是东南。

    而东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就是南直隶了。

    张居正也抓住了关键,这新吏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个设在国子监下的新吏初任教习所。

    所有通过吏科试的准新吏,都要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