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怒,惩办了李成梁。”
“苏某想,李成梁会犯下错误,还是因为朝廷缺乏教育的原因。”
“苏某也和戚帅谈过,如今军户中的子弟,很多都不事兵法,家学断绝,不少百户千户,乃至于指挥使,一年到头都不去军营,如果真的遇到战事,这些卫所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苏泽说这话的时候,徐文壁也有些心虚。
他是顶级的勋贵,而大明的勋贵都是武勋,他其实也兼着三大营都督的差事。
苏泽说的没错,大明的军官体系,经历这些年的演变,已经成了一种荣誉性的贵族职位。
因为大明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
所以演变下来,世袭军职其实就和是“子、男”一样,不过是低级的世袭爵位。
其实仔细想想卫所体系,也就和贵族封地差不多。
一个千户所,千户的职位是世袭的,千户就是世袭的爵位。
千户所的军屯,其实就是千户的封地。
千户所世袭的卫所兵,其实就是千户的封臣和农奴。
千户不受地方官员管理,一般都是省一级的都司衙门才有管辖权,而千户犯事需要兵部查验才有调查审判权,这也是封地贵族法权一样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卫所的战斗退化,军官的素质也在退步,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军官,而是贵族了。
而且卫所是封地贵族,大明还有一种宫廷贵族,也就是锦衣卫世袭军职。
锦衣卫的百户千户经常是皇帝授予私臣的,比如外戚,再比如皇帝的宠臣。
锦衣卫军职也是世袭,不过这种世袭没有“封地”,一般世袭的是锦衣卫内的职位,也就是司法职位。
苏泽对徐文壁说道:
“出了李成梁这样的事情,是朝廷没有教化的结果。”
苏泽说道:
“所以下官有个想法。”
定国公知道正戏来了,他连忙问道:
“请苏翰林赐教。”
苏泽说道:
“赐教不敢,只是有个小小的提议。”
苏泽说道:
“大明军户承袭就有祖制,父死子继,职位由嫡长子继承。”
“兵部需要由都司验真身,上书作保,袭职的子弟在京师参加兵部考试,试职2年,考满无过方实授。”
徐文壁点点头,这是大明的制度,但是实际执行却早已经走了样。
徐文壁说道:
“苏翰林说的这是祖制,但是兵部考察早已经沦为过场,如果真的要考察,大半袭职的子弟都是考不过的。”
“所以从先帝朝开始,就准许考不过的军官子弟纳粮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