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堂辩群臣!(2 / 5)

    兵部议论纷纷,显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

    不过苏泽也不用他们满意,霍冀上来就抛出财政问题,就是为了拖延武监设立。

    现在皇帝既然同意了出资,这个问题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至于营造费用看起来很大,实际上现在武监可以用国子监的校舍,整饬下先将就用一用就是了,相比每年都要支出的学费,这笔钱可大可小,完全可以先把武监办起来。

    而且苏泽还有一个筹款的办法,他准备单独写在奏疏里。

    兵部官员们的脸色也严肃起来,霍冀的眼神微动,他也感受到了皇帝的决意,那霍冀也要考虑自己的站队了。

    徐文壁神色激动的看着苏泽,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兵部官员们,在苏泽这一番出击下,气势上泄了半成,果然抱紧苏泽的大腿就对了!

    霍冀沉默,兵部侍郎曹邦辅表态,他问道:

    “既言‘育才’,当以何育之?兵书战策、韬略方略,博大精深,当聘何等贤才为师?所授课程、所用教材,如何审定?若任草莽不学之辈充任教习,误人子弟事小,若灌输些无君无父、悖逆祖训的歪理邪说,岂不祸及京畿?”

    又中了!

    徐文壁对苏泽的敬佩更深了,兵部果然拿“教务”这件事开刀了!

    苏泽不疾不徐的说道:

    “曹侍郎所忧甚是。养正育才,其责匪轻。武监教务大纲、教材编撰、师儒延请,确需缜密规划。”

    “此等费心劳神之琐务,非在下一介‘教习长’所能全揽,亦非国公所长。鄙意,此等学务细事,当由兵部遴选饱学之士、知兵之员牵头,会同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兵科官员,悉心拟定,呈陛下圣裁御览。”

    兵部众人倒是有些意外,苏泽倒是没有在教务拟定这件事上多做纠缠,要知道苏泽在武监挂的职位就是这个“教务长”。

    曹邦辅对苏泽十分的熟悉,见到苏泽“退后一步”,反而皱起眉头来,显然苏泽还有后手。

    果不其然,苏泽又说道:

    “然,有一请霍部堂、曹侍郎体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纸上谈兵赵括之流,绝非陛下所期。故延聘之教习,无论出自兵部、都督府或军中宿将,除熟稔典籍外,必得允其曾亲历行伍,通晓战阵实务,能操练兵马,善施号令。所授课业,亦须包含真机演训、实地操练之项。此标准,乃武监育人根本,万望诸公慎之又慎。教材无论何人撰写,最终亦需陛下亲定。”

    果然!

    曹邦辅就知道,苏泽从来都是以退为进的。

    在让出了教材编订的权利,却将教官的选任权力收到了皇帝手上。

    这也确实是苏泽的作风。

    无论教材是什么,和武监生接触最多的,必然还是武监的教官。

    而苏泽提出的,要求有实战经验才能担任教官,避免纸上谈兵,兵部也没办法反对。

    曹邦辅一时语塞。

    兵部接下了最繁重的编教材的工作,苏泽却牢牢抓住了“选任教官”这个核心权力,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