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通政邮递司铺设驿递网络,和漕河的事务也有很多联系,回忆着自己和雷礼的交情,今天要不要上门拜访一下?
杨思忠决定立刻拜访雷礼,将苏泽上书推荐他的消息告诉他,这也算是先卖雷礼一个人情,万一真的如苏泽所奏雷礼入阁,日后也少不了和这位“雷阁老”打交道。
——
——【模拟开始】——
《请设总理漕河专务大臣疏》当日送到内阁,内阁三位阁老避嫌没有发表意见,奏疏直接送入宫中。
皇帝对雷礼这个人选并不抵触,但是雷礼也不是皇帝最属意的人选。
雷礼得到消息后,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驳回了你的奏疏,也下旨挽留雷礼。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1060点】
【是否花费1000点威望值,强行通过奏疏?】
1000点就能决定阁臣?
那还犹豫什么!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扣除。】
【剩余威望值:60点。】
不过苏泽也知道,这一次需要的威望值,实际上是“特价促销”的结果。
增补阁臣最难的一个环节,其实就是让皇帝和内阁同意往内阁塞人。
简单的说,空出位子,要比决定人选更难。
有入阁资格的大臣不少,但是很多官员在等待入阁的时候就错失了机会。
你能力再强,但是前面内阁干得好好的,皇帝对阁臣的工作满意,就不会随便增补阁臣。
反之,如果皇帝对现任内阁不满意,那就算是入阁的资格差一点,也可以靠着和皇帝的私人关系入阁,但这时候内阁和外廷就会激烈反对入阁人选。
像是现在这样,皇帝和内阁都愿意增补阁臣,如此和平的增补阁臣,在大明内阁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有了空位,才会考察入阁人选。
而这一次,苏泽搭着顺风车,按照高拱的要求上书请求增补阁臣。
现在苏泽又趁此机会,将原本就符合条件的工部尚书雷礼推了上去。
所以只需要“区区”1000点威望值,就能推动这份奏疏。
这也算是四两拨千斤了。
接下来就要看系统发威了。
——
就在杨思忠准备前往工部,找个讨论公务的由头去拜见雷礼。
突然一名年轻的通政司经历求见。
杨思忠皱起眉,这名年轻的经历他记得,就是和南洋通政署张宣在背后蛐蛐自己的那个年轻经历,好像名叫吴帆。
上次将张宣“发配”到了南洋,杨思忠懒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