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们滋扰海域,抢夺大明的村落,只要能成功一次就是大赚。
如果失败,那死了就死了。
苏泽说道:
“大银台,倭人是畏威而不怀德,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倭人反而会得寸进尺。可如果我们大明表现出强硬来,倭人反而会因为大明的强盛而臣服。”
这个理由自然不足以说服杨思忠。
苏泽也明白,这些是不足以说服杨思忠的,由此可见,想要对琉球动兵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但是苏泽也不是要杨思忠战队表态,他接着说道:
“大银台,琉球的事情,苏某自然会上书,但是有一件事,关系通政邮递司。”
听到苏泽这么说,杨思忠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说道:
“请讲。”
苏泽说道:
“吴主司说,这些倭人潜藏在京师,刺探我大明的情报。”
杨思忠有些不解的说道:
“这件事自然有锦衣卫处理。”
苏泽说道:
“京师的倭寇探子,自然应该由锦衣卫处理,但是这些倭寇胆敢假扮使团潜入京师,那在其他开海的港口呢?朝鲜呢?”
“锦衣卫可管不了这些地方的事情。”
锦衣卫原本就是御前仪仗机构,但是随着皇权的延伸,逐渐成为了司法和侦查机构。
但是大明锦衣卫,也绝对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的严密情报机构,实际上锦衣卫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京师。
除此之外,在特殊情况下,锦衣卫也有外派的刺探军事情报的职能。
但是就和京师官员都不愿意离开京师一样,锦衣卫也不愿意离开京师。
锦衣卫在地方上的势力很弱,如果遇到大案,都要京师派人下去办理。
苏泽继续说道:
“如果等锦衣卫派人,再从地方上开始侦查,倭人早就跑了。”
“而沿海港口、重要城市、包括朝鲜,都有我通政司的经历所。”
“既然如此,何不交给经历所,调查倭国细作?”
这下子杨思忠的脸色变了。
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抵抗扩权的诱惑。
通政司能从九卿衙门靠后的衙门,变成如今仅次于六部的第一梯队,就是通政司改为通政邮递司,掌握的权利扩张了。
部门权利的扩张,杨思忠这个通政使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但是现在的通政邮递司,主要的权力还是比较虚的。
地方驿站、公文递送系统,再加上地方通政署的耳目作用。
苏泽掏出一份奏疏,递给杨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