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那现在是不是也是合适的时机来推动这件事呢?
当然,要给胡宗宪平反肯定是有阻力的,但是只要反对的声浪不大,就算是皇帝犹豫,那也不需要太多的威望值就能推动此事。
想到这里,苏泽赶紧回到家里,抽出三份空白奏疏开始写奏疏。
等写完最后一份后,他将奏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里。
——【模拟开始】——
《请昭雪胡宗宪抗倭勋绩疏》送到内阁,阁老们都票拟赞同你的奏疏。
但你的奏疏遭遇到刑部和大理寺的反对,皇帝也没有动力给胡宗宪平反,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213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果然阻力不大,只需要200点威望,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1930点,请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
六月二十七日。
通政使杨思忠走入通政邮递司。
“大银台。”
刚刚入职的经历官黄文彬战战兢兢的向杨思忠行礼。
杨思忠点头回礼,这黄文彬远不如他的前几任伶俐,但是现在杨思忠也没人可以用,只能慢慢教他做事。
黄文彬紧张的说道:“这是今日一早送到通政司的奏疏。”
杨思忠有些想念胡祯,如果是胡祯,此刻已经开始介绍其中重要的奏疏了,而不是让自己一本本慢慢看。
只可惜胡祯已经被自己派往了澎湖。
“有三本苏子霖的奏疏?”
杨思忠有些无语,三本苏泽的奏疏,却被黄文彬放在了三摞中。
黄文彬连忙说道:
“大银台,这份奏疏是关于财政的,《提五府库银兴太湖水利疏》,所以属下放在这一摞里。”
“这份苏翰林的奏疏是关于藩属国事务的,《议倭罪以安琉球藩属疏》,所以属下放在这一摞了。”
“最后这份奏疏,是。”
“是什么?”
黄文彬说道:
“是苏翰林上书,为胡宗宪平反的奏疏。”
杨思忠皱眉,为胡宗宪平反?
也对,听说苏泽的幕僚徐渭就曾经做过胡宗宪的幕僚。
苏泽举荐过的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曾经是胡宗宪的旧部。
他上书为胡宗宪平反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