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也幸亏苏泽早早上书,拟定了朝贡和贸易的分界,又要求番邦使臣自己负担路费和住宿费,主客司才没有破产。
此外主客司又多了一个职能,调停仲裁各藩属国之间的摩擦。
随着大明开放海禁,影响力的回升,很多藩属国意识到“爸爸又回来了”。
爸爸回来,那孩子打架会怎么样?自然是寻找爸爸调停。
就在前几天,南掌王国的使臣和东吁王国的使臣同时抵达京师。
东吁王莽应龙,是这个时代中南半岛的霸主,此时正在缅甸地区大杀四方。
南掌王国这个原本的霸主,此时却正处于衰落期,正在和莽应龙交战,被打得节节败退。
双方使臣几乎是同时抵达京师,互相告状,甚至还在四方迎宾馆发生了一次肉搏战。
皇帝将调停的工作交给了主客司,沈一贯通过西南的快速驿站,搞清楚了中南半岛的战争经过,最后上奏皇帝敕令东吁王罢兵。
这种工作节奏的变化,也不仅仅出现在礼部,在京师各大衙门都有这样的转变。
这一切似乎也都和苏泽有关。
沈一贯看向苏泽,如今大明变化最大的,也最忙碌的,就是六科都察院了。
自从苏泽推动考成法以来,六科都察院的权威并没有降低,反而日重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往科道经常无缘无故弹劾大臣,虽然看起来气势汹汹,但都是党争的工具,成败也都靠政治投机。
这个时期,虽然科道称之为清流,但被当做权臣的刀子,狂吠的疯狗。
考成法之后,科道虽然有了考核指标,但是行使弹劾监督权也更加严谨了。
如今的言官,就像是藏在树林里的毒蛇,平日是不出手的,一出手就是致人死地。
比如这次马政的事件,科道就搜罗了详细的证据,又利用报纸舆论造势,一举就落下了朱大器这个太仆寺卿。
这样的六科都察院,反而更让群臣畏惧。
而结果是,六科都察院的言官御史们,整日都在京师奔波忙碌搜集线索。
前几天还传出,刑科给事中沈束,为了调查民间冤案,乔装成讼师寻访百姓,扳倒了刑部和大理寺两名五品官。
是啊,时代不同了。
苏泽又说道:
“未来朝廷要防备的,不是地方官府不做事,而是怕他们乱做事。”
“闵清开了一个坏头,如果他还能蒙蔽陛下获得嘉奖而不受惩罚,日后效法他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所以必须要惩戒闵清这样的人!”
基础已经打好了,苏泽预测接下来的大明,必然有一段狂飙的发展期。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稳住车头。
——
帅嘉谟从南京出发,很快就抵达了湖州府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