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2 / 5)

    王世贞提笔奋战了一夜,几乎要累倒,一大早沈一贯就立刻命令使团成员,将王世贞所写的稿子散布出去。

    王世贞作为当世文宗,不仅仅对汉人的历史传说很了解,也对蒙古的文化非常精通。

    王世贞连夜写的,是一部蒙古喉歌。

    喉歌,是一种蒙古的歌剧形式,一般用马头琴伴奏,通过特定的曲调来讲述传说故事。

    最早期的北派元曲,就是起源于喉歌。

    王世贞这篇喉歌的名字叫《忽兰朵》。

    《忽兰朵》以成吉思汗的侧妃忽兰妃为主人公,讲述了她辅佐成吉思汗,又在成吉思汗死后,和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产生爱情,接着辅佐窝阔台的故事。

    这其中有一段就是忽兰妃和窝阔台表达情愫,又担心窝阔台不接受自己心意的唱调,沈一贯听完大为拜服,不愧是当世文宗,就连写喉歌都这么厉害。

    沈一贯也明白了王世贞说的办法,通过传播《忽兰朵》,来撮合三娘子和黄台吉。

    至于黄台吉会不会露面,那就要看天意了。

    果然和沈一贯所料,王世贞这当世文宗亲自出手,《忽兰朵》立刻在板升城里风靡开来。

    喉歌本身就是蒙古人最传统的艺术形式,凡是能弹奏马头琴的牧民都能弹唱。

    王世贞的歌词朗朗上口,虽然是用汉文写成,但是草原和中原纠缠了几百年,能说唱汉语的草原人也非常多。

    整个板升城中都传唱这首喉歌,赞颂忽兰妃的爱情。

    虽然知道黄金家族历史的人都知道,王世贞这纯粹就是艺术家的胡编乱造。

    历史上的忽兰妃虽然是成吉思汗的侧妃,但是和窝阔台没有这种关系,不过她确实辅佐窝阔台执政过一段时间。

    但是美妙的爱情都是在文艺作品中的,越是现实中不存在,越是被世人赞颂。

    一直留在板升城内,却不肯见大明使者的黄台吉,自然也听到了这首歌。

    黄台吉身边的怯薛沃伦赤,向黄台吉说道:

    “大汗!板升城中传唱这样的喉歌,编造诋毁黄金血脉,属下派人刺杀明使!”

    但是另外一位怯薛兀剌赤却说道:

    “大汗,这首喉歌是明使见过三娘子后传出来,这是不是三娘子在放风?”

    怯薛,是蒙古大汗的侍卫。

    当然不仅仅是护卫这么简单,怯薛都是出自大部族,本身都是这些部族的继承人,他们更类似于蒙古大汗的近臣。

    元代的很多宰相,都是出自怯薛。

    这两人也是如此,沃伦赤和兀剌赤,都是草原上两个大部落的继承人,他们从小就被选入怯薛,也是陪伴黄台吉长大的。

    沃伦赤勇猛,兀剌赤多智,两人就是黄台吉的左膀右臂。

    这首喉歌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忽兰妃在成吉思汗死后,对窝阔台倾诉情愫的部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