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之前,刚刚从外地调回京师通政邮递司,没钱在京师购置房产。
黄文彬调任国子监,也看中国子监有教授的校舍,可以省下一笔租房的开销。
可是没想到的是了,国子监的教授宿舍和武监只有一墙之隔,黄文彬更是几乎整晚都没能入睡。
“黄博士。”
黄文彬睡眼惺忪的认出了朱俊棠,他好像姓朱,是是沈鲤看中的学生,刚刚考上举人。
看到朱俊棠憔悴的样子,黄文彬也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和朱俊棠攀谈起来:
“黄博士,您也被武监吵的睡不着?”
“先生也是吗?学生听说咱们国子监的博士们都被吵得搬出去,您还住在校舍吗?”
黄文彬一阵无语,看这个朱俊棠仪表堂堂,却是个不会聊天的,自己如果有钱在校外住,还会挤在国子监的校舍吗?
算了,这朱俊棠刚中举人,哪里知道在京师为官的不容易。
黄文彬说道:
“再忍两天就好了,后日陛下就会驾临武监,等演武结束武监也该放假了。”
朱俊棠也松一口气。
黄文彬又问道:
“咱们国子监也要放假了,朱生你要归乡吗?”
国子监和詹事府一样,也有夏冬两个假期。
冬假从十二月中旬开始,足足放到二月份才结束。
这也是黄文彬选择来国子监的原因,事少包吃包住,一年还有接近四个月的假期。
朱俊棠面色黯然的说道:
“家父亡故后,学生在老家没有亲人了。”
黄文彬有些惭愧,自己失言说到了朱俊棠的痛处。
朱俊棠很快调整了心情说道:
“黄博士,弟子的好友张纯去澎湖担任提学,前几日写信来讲述澎湖风光,原来澎湖四季如夏,就是京师寒冷刺骨的时候也是暖阳高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弟子给张兄去了信,准备国子监放假就去澎湖看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苏泽在《乐府新报》上提出的口号,号召读书人不要坐困书斋,而是要多游历,将书中的知识和旅途见闻结合起来。
苏泽在给国子监生讲课的时候,也鼓励他们利用假期出行,多了解大明各地的风土人情。
朱俊棠接到了张纯的信,感受到他在澎湖干事的热情,所以也萌生了澎湖之行的想法。
黄文彬心中也是一动。
等国子监放假后,他一个五经博士再住在校舍就有些不方便了,可是京师年节期间房租价格高的吓人,加上过年和采暖的开销。
可如果回老家,一来一去时间都花在路上,现在官员没有公务出行,都要住宿在民驿,这同样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如果离开京师过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