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修老实说道:“儿子没听懂。”
张居正反而满意的点头说道:
“苏子霖看得远,你跟不上是正常的。”
张敬修鼓起勇气问道:
“儿子不明白,修铁路和江南有什么关系?”
张居正站起来说道:
“修铁路这件事,本身和江南没有关系,但是苏子霖说京师产业发展,和江南有关系。”
“产业发展这件事,是一步快步步快。”
“为父执掌户部,今年京畿山西山东地区,加上商税的赋税第一次超过了江南五府。”
“这是我大明财政的一个隐疾,财政过于依赖东南,各地发展不均。”
张敬修问道:
“这有什么问题吗?”
张居正说道:
“平常时,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税赋过于倚仗东南,就会头重脚轻,财政上也会束手束脚。”
“自去年来,北方产业发展,也是朝堂最硬气的几年。”
“苏子霖说的没错,要在东南打开局面,开征商税,就必须要维持现在的局势。”
张居正似乎下定了决心,对着儿子说道:
“你去追上苏子霖,告诉他为父会支持他的奏疏,让他明日上疏吧。”
——
腊月十八。
“号外号外!铁路公股即将发行!”
京师的四大报纸,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宣传铁路公股发行的事情。
国子监旁边的茶馆中,黄文彬喊住报童,掏出黄铜币买了一份《乐府新报》。
坐在黄文彬对面的朱俊棠也掏钱买了一份《商报》。
四大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房山铁路的事情,苏泽上疏朝廷,请求修造房山县到京郊的铁路,获得皇帝御批通过。
铁路总费用三万银元,一百银元为一股,合计发行三百股,交由京师大宗粮食交易市场发行。
需要认购铁路股票的,可以去大宗粮食交易交钱购买。
报纸上详细讲述了股票的规则,包括约定股息,五年后回购股票,以及成立铁路董事局的新闻。
不过两份报纸上的内容也有不同。
《乐府新报》是官报,主要还是对铁路计划进行了说明,称赞铁路是能加速京畿发展的东西,等铁路修成之后,京师的水泥、冶铁就不会再缺乏煤炭,同时房山的玻璃也能以更低成本运输到京师来。
《商报》则更关心铁路股票的收益,同时也对新成立的铁路董事局有一定的遐想。
放下报纸,黄文彬叹息道:
“一百银元一股,真有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