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预科招生做准备,前几天开始国子监就开始大兴土木,重修校舍。
这下子武监生也知道什么叫做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了。
去年为了演武,他们日夜操练,吵隔壁国子监出来抗议,那时候夏忠孝还是站出来嘲笑国子监生最嚣张的那个。
可刚过完年,轮到国子监那边大兴土木了。
李如松想笑,但是看到夏忠孝痛苦的样子,只能宽慰道:
“听说国子监预科是教务长上奏请办的,是朝廷的大事,你就忍忍吧。”
听到教务长三个字,夏忠孝也不敢再抱怨了。
武监之中,监正监副之外,就是苏泽这个教务长最大。
武监生对他是又敬又畏,对于苏泽制定校规都不敢违抗。
夏忠孝又看了一遍书,实在是读不下去,只能趴在桌案上说道:“咱们带兵打仗的,读这些劳什子书干什么?”
夏忠孝放下书,拉着李如松说道:“班正,你说咱们会分到哪里?”
年后武监生要去京营挂职三个月,这是年前兵部来考核的时候,兵部官员宣布的事情。
夏忠孝从年前就开始惦记这件事。
李如松冷冷的说道:
“教官说了,你补考不合格,就不能去挂职。”
夏忠孝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又重新拿起书。
李如松笑了笑,他拿起书离开学舍,刚出门却被人叫住。
“子茂兄。”
听到这个称呼,李如松就知道是谁了。
在整个武监,二班都称呼他班正,别人都称呼他大名。
文绉绉称呼他表字的,也就只有骑兵科一班班正朱时坤一个人。
果然是朱时坤。
李如松上前打了一个招呼。
两个班竞争,但是朱时坤是成国公的弟弟,也是父亲交代不能得罪的人。
“子茂兄,挂职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如松语气平淡的说道:“朱班正,在下自然是听从兵部的安排。”
朱时坤看向李如松,然后低声说道:“子茂兄,你也是军卫世家,应该也清楚京营的情况吧?”
李如松还是谨慎的保持沉默,他不知道朱时坤来找自己的目的,自然不会提前表露自己的态度。
这也是李如松这段时间学习总结出来的“兵法”,在敌人行动之后再动,这才能占据优势。
朱时坤看到李如松沉默,他只好先表达自己的立场。
“子茂兄,京营积弊丛生,兵部让吾等去京营挂职,就是想要借着我们的眼看到京营的真实情况,想办法解决京营积弊。”
“这件事我也和兄长商议过了,这次挂职中无论发现什么弊政,都要如实向朝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