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从来不让手下代班。
这时候小太监送来了碳炉,在司礼监侧面煮上了清汤面。
皇宫内都是木质建筑,前朝又发生过火灾,所以皇宫内有非常严格的防火要求。
值夜的太监,无论是最基层的小太监,还是李芳这样的司礼监巨头,他们只能使用泥封的碳炉来加热食物。
这是一种将木炭密封闷烧的技术,好处是没有明火,坏处就是只能加热食物,所以只能煮一些清汤面。
当然,司礼监巨头吃的清汤面,和普通小太监还是不同。
面汤是在宫外熬好冻上的鸡汤,加上香料调味,虽然是清汤面,但是味道一点都不差。
煮面的小太监退下,司礼监内只剩下两人。
陈洪放下碗筷说道:
“李掌印,外朝议论那件事,你怎么看?”
李芳看向陈洪,他明白陈洪的意思。
冯保在外朝暗结张居正,虽然两人都没有证据,但是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自然都能看透。
这次勋贵的联名奏请,户部、勋贵这条线也很明显,必然是张居正在背后推动的。
到了李芳这个层次,本身就是信息汇聚的节点,这些问题一看就清楚了。
而陈洪和冯保的意思,他也看得清楚。
自己已经老了。
无论在自己和皇帝的情谊如何,一个年老的仆人是没办法继续伺候的。
皇宫又不是养济院,自己早点求退,还能给皇帝留下一个香火情。
如果真的等到自己老迈让皇帝生厌再离开,那才是晚景凄凉。
李芳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今年开始他就不断请辞,但是隆庆皇帝却因为旧情迟迟不肯放归他。
但是皇帝的旧情也会耗尽,所以李芳的离开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自己离开后,陈洪和冯保,都要争夺自己留下的司礼监掌印位置。
冯保在外朝寻找张居正的支持,那陈洪呢?
这就不是李芳知道的事情了,但是他知道,给张居正坏事,就是给冯保坏事,这点陈洪是明白的。
“苏子霖那份奏疏?”
陈洪试探道。
李芳明白陈洪的意思,他点头说道:
“这份奏疏太犯忌讳了。”
李芳这时候自然不会再藏着,既然要走了,人情该卖就卖,他直接说道:
“陛下不担心苏子霖结党,但是担心别的大臣以此结党。”
“预算是国家大事,户部独断为之确实不妥,但是要让五品以上官员联名奏议,似乎又太激进了。”
陈洪说道:
“其实我觉得这联名共奏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