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官员有矛盾,高拱这个首辅要协调,要哄着下面干活。
自己姿态稍微软一点,下面官员会认为首辅没有宰相的威信。
如果自己强硬一点,下级官员又说我大明不设宰相吧?一个区区内阁大学士耍什么威风?
这阵子内阁事务繁多,高拱要一件一件的协调,而其他官员遇到事情可以在找他这个首辅解决,自己这个首辅要找谁?
找皇帝吗?
大概皇帝会很信任的说一句,“朕信任高师傅,一切就由高师傅做主了。”
所以当苏泽递上奏疏,高拱揉着太阳穴说道:
“就为了新式土楼租房事情,子霖至于要这么大动干戈吗?”
苏泽正色说道:
“师相,这绝对不是为了土楼,新式土楼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引子,弟子还是为了实学大业。”
被苏泽几次用实学当饵钓,高拱也没这么容易咬钩了,他说道:
“这和实学有什么关系?”
苏泽说道:
“师相要打着实学的旗号改革,那首先就要整顿吏治。”
“吏治不清,什么改革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而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京师官员乃是我大明的肱骨干臣,如果京师官员的吏治问题都管不好,如何推广改革?”
听到这里,高拱微微点头。
大明每一任首辅,在上任的时候都要向皇帝上奏,说明自己的时政纲领。
比如徐阶的施政纲领,就是“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这是严嵩破坏大明政治制度后,徐阶提出要重振皇权权威,申明阁部职责,加强制度管理的施政方案。
这个方案自然是符合当时局势的,所以徐阶当时担任内阁首辅也是众望所归。
而当年李春芳就任首辅,给皇帝的奏疏,是请皇帝“施政持论平,谋国不操切。”
简单说就是李春芳劝谏皇帝在推行国政的时候不要太操之过急,而是要缓步而来,李春芳内阁的定位就是大明施政的润滑剂和阻尼器。
从李春芳罢相后的评价看,李春芳内阁的政策也是成功的。
李春芳缓缓推动了几件大事,压制住了群臣的矛盾,给了大明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如今到了高拱手里。
高拱给皇帝的奏疏,就打出了“实学改制”的旗号。
也就是说以实学为纲领,将李春芳时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广到整个大明。
高拱听完苏泽的话,也微微点头。
高拱主管吏部多年,自然知道吏治的重要性。
苏泽有心要整顿吏治,他本人自然也是支持的,高拱自己也厌恶贪蠹无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