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京营新军的营房中。
武监一期的学员们,九月末结束了校园内的学习,派入京营新军中担任基层军官。
这一次京营练军,朝廷是下了大力气的,军官都是抽调的全国精锐,所以武监学生只能担任副手。
李如松就成了克虏军的一个骑兵旗的副总旗,而总旗就是上次京营叛乱的时候,亲手俘虏他的戚继光部将赵伦。
军人都是崇拜强者的,上次李如松在京营练兵,他本以为自己的士兵已经是精锐了,冲向了赵伦带领的西北边军,最后一败涂地,李如松才知道自己在武监所学,终究还是纸上谈兵,和赵伦这种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在各地战场上千锤百炼出的军人没法比。
所以李如松成为赵伦的副手后,对赵伦非常的尊重,向他学习练兵之术。
而赵伦和李如松的教官是好友,也听说了不少李如松的事迹,看到他如此虚心好学,更是当做自家的子侄晚辈一样,将很多生死战场上才能领悟的道理,毫不藏私教给了李如松。
而李如松这类科班出身的军官,本身也适合做练兵、军纪、后勤之类的岗位,赵伦发现李如松不仅仅对骑兵操典倒背如流,管理士兵也很有一套,更放心将日常操练都交给了李如松。
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李如松感觉到自己进步飞快。
在读书的时候,《操典》上的很多的规定,李如松都不理解。
等到和赵伦交流之后,李如松才知道,这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规定,在战场上都有血一样的教训。
可以说,这份《操典》是前人用血泪堆积起来的。
李如松对于合作编写操典的戚继光和苏泽更加钦佩。
戚继光自不用说了,这是李如松的偶像,王阳明后军功封爵第一人。
但是苏泽一个从没有带过兵的文人,为什么能和戚继光讨论兵法,还和戚继光合作编写《操典》啊?
而且随着李如松对于兵法的了解深入,他更加发现苏泽的恐怖!
军队体系的建设,武监体系的创建,如今大明这一套新军事体制,几乎全部出自苏泽之手。
苏泽也许不会亲自指挥打仗,但说他是大明新军的缔造者一点不为过。
今天一大早,李如松被赵伦喊到了营帐。
“这份申请状你去送到营部去。”
李如松接过申请状,心中明白赵伦的用意。
赵伦不是简单的让他跑腿,这种去营部跑腿的事情,是青年军官趋之若鹜的事情。
这种跑腿能够在京营上层那边露脸,日后提拔的时候自然更容易想到你。
不过李如松并不是很乐意的样子,赵伦忍不住说道:
“你这厮这样整日里蒙在军营中,等武监毕业授职怎么办?别以为你是个破锣班正,日后就能得授美职!”
听到赵伦骂自己,李如松也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好,连忙赔笑说道:
“送,总旗,我去送还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