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堺港条约(2 / 5)

炮的运用,他这次来堺港,除了兴师问罪之外,同时也是为了敦促堺港商人尽快向佛郎机人购买火炮。

    堺港商人也想过自己制造。

    但是倭国的铁矿质量不行,炼钢的技术也很差,制作不出合格的炮筒。

    倭国的冶铁业是个非常畸形的行业。

    一方面,倭国自身的铁矿质量不行,倭国需要从大明进口铁矿石来冶铁。

    倭国的冶铁业也点不出高温炉火的炼钢技术,转而在“手搓”上一路狂奔。

    倭刀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为没有高温炉火来炼制好钢,所以倭刀的匠人会通过反复锻打来提升钢材的质量,从而提高倭刀的性能。

    这点有点类似后世推崇的大马士革钢,同样是通过锻造技术来弥补钢材本身质量的不足,用手搓来提升钢材强度。

    可是刀可以手搓,火炮要怎么手搓?

    堺港的工匠们给出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使用更容易铸造,但是耐受度更高的铜,来制作火炮。

    这个办法被织田信长断然拒绝。

    铜是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织田信长自己还嫌铜不够多呢,用来铸炮也太奢侈了!

    如今看到了李文全带来的火炮,木下秀吉激动的问道:

    “贵人,这火炮怎么卖?”

    怎么卖?

    李文全皱眉。

    其实他也没想好报价。

    佛郎机炮的价格其实变化极大。

    最早的时候,大明也是向佛郎机人购买的。

    那时候的佛郎机炮价格差不多在4000两银子,价格十分的高昂。

    等到大明自己开始仿制的时候,佛郎机炮的价格开始下降,嘉靖初期的价格差不多在800两银子。

    等抗倭战争后,佛郎机炮的价格已经跌到了500银子。

    而后就被更廉价的新式火炮取代,那些质量好的被工部回收重新炼钢,他手上的这批都是质量不好的。

    看到李文全犹豫,木下秀吉害怕对方坐地起价,直接将自己的底线价格报了出来:

    “2000两银一门!如何!”

    听到这个数字,李文全都傻了。

    他知道对倭贸易的利润大,但是也没想到大成这样!

    2000两银子,如果按照倭银公司的特许政策,可以换取2222银元!

    一门佛郎机炮就是2222银元,这一次李文全比较保守,佛郎机炮是随便带了一点压舱用的,所以整个舰队就带了12门。

    全部卖掉就是两万六千银元!

    但是李文全看向木下秀吉,又怕对方是在耍自己,于是说道:

    “必须要用现白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