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李文全自己卖的佛郎机炮,就价值两万六千银元。
其次就是硝石、铁器之类可以作为武器原材料的东西。
然后就是奢侈品。
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东西,在倭国商人那边也很受欢迎。
显然战乱并没有影响这些倭国上层追求享乐,甚至因为战争的残酷,让很多倭国的上层更加追求享乐,谁知道这好日子什么时候就没了。
玻璃制品,镜子和玻璃容器,在倭国的销路竟然也很好。
这大概是因为佛郎机人已经在倭国做过一段时间生意,这类西洋奢侈品已经打开了销路。
白糖和蔗酒同样收到热捧,这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在战乱时期也会畅销。
但是红茶没能卖出去。
倭国商人对红茶不感兴趣,他们反而希望商队下次带一些茶碎过来,他们更喜欢将茶做成茶粉。
李文全也是无语,这些倭人就是吃不了细糠,非要喝高碎。
这种茶叶如今京师最垃圾的茶肆都不会卖了,只会在工厂、码头免费提供给工人饮用。
厨具和日用品也卖不出去,按照堺港商人的说法,倭国的上层不需要这些,下层也买不起这些。
棉布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大明,随着技术的发展,棉布价格已经越来越亲民了,逐渐成为市井御寒保暖的常用衣料。
而山西的商人也说,草原上也开始有人种植棉花,棉布价格还会进一步走低。
但是在倭国,只有丝绸和麻布两种衣服。
穷人穿麻布,武士公卿穿丝绸。
最后倭刀自然也没能卖出去。
算了,不行这些倭刀就带回大明销售好了。
李文全心情大好,这次倭国之行,打通了倭国的贸易路线,还取得了如此大利润!
等回到大明,这次的收获绝对能震惊朝堂,那些对倭银公司的置疑声将不复存在!
就在李文全算账的时候,手下通报大明水师宣慰使宸昊求见。
李文全连忙放下账本,迎接这位大明水师的二号人物。
——
次日,大明水师的宣慰使宸昊随着李文全一同下船。
这一次李文全和商人做生意,宸昊和堺港三十六人众开始谈判。
还是在今井宗久的茶座里,宸昊丝毫不客气的坐在主位上,和今井宗久代表的三十六人中谈判。
堺港的大商人几乎都会说汉语,宸昊也不想要通译,直接用汉语说道:
“在下是大明水师宣慰使,今日提督大人委托我来和大家谈判。”
宸昊眯起眼睛说道:“吾等乃是为了自由贸易而来,诸位应该有已经看到了大明的诚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