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正旦大朝会(4 / 5)

;  ——

    正月初一,紫禁城。

    正旦大朝会的上朝时间非常早,而京师正月是十分寒冷的。

    停办了三年的大朝会,这一次又是皇帝为了破除他身体不好的言论特意举办的,有司衙门对官员发出严令,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都要上朝,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

    这一次的正旦大朝会,上朝的人有上千人。

    这样规模的大朝会,官员的护卫随从足足有几千人。

    骑马和坐马车是不可能了,那是阁部大臣才有的殊荣,苏泽这样的从四品官员,凌晨就要从家里出发,前往紫禁城集合。

    比起刚穿越的时候,好处是苏泽的宅邸距离紫禁城很近,他可以稍微晚点出门。

    赵令娴帮着苏泽整理官袍,又将一个小巧的汤婆子塞进苏泽的怀里,苏泽在寒风中和妻子道别,领着随从向紫禁城走去。

    正旦大朝会开始的时间是“昧爽”时,即天刚刚破晓之时。

    钦天监官员已经算好了今日的“昧爽”时,百官提前在午门前等待。

    苏泽看着高高的午门,午门有三个门洞,分别是皇帝所通行的御道,御道左右是当值的将军,校尉等保卫依仗人员进出的通道。

    等到午门上的太监喊道:

    “吉时已到!”

    远方天空出现金色的阳光后,在场的文武官员绕道午门侧翼,从左,右掖门进入。

    午门上有一座楼,名为五凤楼,守门太监接下来敲响钟鼓,敦促百官进入皇宫。

    文武官员进入午门之后,先要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

    苏泽已经是从四品了,他站在文官队列的靠前部分,等着鸣鞭的太监抵达。

    两名太监手持长鞭,鞭子挥舞起来后破开空气,发出尖锐的鞭鸣,

    文官由内阁首辅高拱为首,武官则由定国公徐文壁为首,按次序过桥。

    队伍来到奉天门丹陛之前,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皇帝的座位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

    再一次体验正旦大朝会,苏泽不得不承认,这种大型仪式确实能营造出一种神圣感,这也是彰显皇权最好的方式。

    就在苏泽胡思乱想的时候,韶乐想起,一群鸿胪寺官员引着御驾出现在群臣视野中。

    苏泽见到了好友沈一贯,鸿胪寺也是各种典礼仪式的操办者,紧接着鸿胪寺官员的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等到皇帝的金銮出现,阳光已经撒在了紫禁城内。

    苏泽看清楚了金銮御驾上的皇帝。

    这位正值壮年的天子,身形仿佛又清减了几分。

    朝臣们眼尖地注意到,那象征至高无上的赤色龙袍似乎也显得有些空旷。

    皇帝的面颊苍白中透着一丝病态的潮红,远不如往昔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