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三土司之乱(1 / 5)

    张元忭都没敢回到翰林院,直接就选择了前往工部观政。

    没办法,他在翰林院的名声太臭了,如果现在回到翰林院,说不定要被打。

    邓以赞虽然这次输了,但是他却因为上书反抗,而在翰林院内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加上他本身就喜欢结交同年,俨然成了本科进士之首。

    今天他踏入翰林院内,立刻就被同年的庶吉士们围上了。

    “邓会元,这观政之事?”

    这次张元忭上书,夹在中间最难受的就是这些庶吉士们了。

    庶吉士等于是见习翰林官员,需要两年后参加馆选才能留在翰林。

    馆选考试对他们来说,是不亚于科举的生死大考。

    这一次张元忭的奏疏之中,倒是没有强制要求庶吉士也要去观政,而是提出自愿原则。

    但是张元忭又提出,在庶吉士转正的馆选考试中,要加入实务的考试内容。

    那这些庶吉士就尴尬了。

    让他们离开翰林院,那就要处理各种庶务,万一没时间好好复习馆选考试,耽误了馆选考试怎么办?

    如果不去观政,馆选考试真的考了很多实务的部门,这些没有政务经验的庶吉士,要怎么通过馆选考试?

    这也是张元忭在新科进士中名声臭了的原因。

    他是新科状元,直接授予翰林官,不需要参与馆选。

    你张元忭自己要去做实务,自请调出翰林院就是了,为何要拉着大家一起倒霉?

    而给大家“出头”的邓以赞,则成为了新一届科举士子的领导者。

    这也是邓以赞冒着得罪内阁的风险,也要上书的原因。

    作为刚刚踏入官场的新人,邓以赞不怕得罪阁老,特别是赵贞吉这样的阁老。

    我就在翰林院内,你赵贞吉还能打压我?

    三五年后,你赵贞吉还在不在朝中都不好说了。

    就算是被穿点小鞋,那这也可以成为自己不畏强权的名望,日后还会成为自己的人设之一。

    这也是邓以赞的盘算。

    邓以赞面对同年的询问,立刻说道:

    “我翰林本就是清贵之地,是国家储才之所,谁爱干那些庶务,自请上书去就是了!”

    “诸位好好准备馆选,还是留在翰林为上!”

    听到这里,众人仿佛有了主心骨。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中书舍人来到了翰林院,正是张居正身边的中书舍人夏炜。

    邓以赞是好好研究过朝廷局势的,自然认识这位张居正身边的秘书。

    “夏舍人。”

    “榜眼郎,学士请你去内阁。”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