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忭也是这些日子在工地上,才明白这个道理。
在工地的时候,他经常发现有工匠偷懒,他曾经因为这个事情,去请教过工部主事万敬。
万敬给他的建议是,只惩罚几个带头偷懒,或者在关键岗位上偷懒的工匠,同时加强对其他工匠的监督。
张元忭也不理解,他认为这些工匠违反了工部的规定,应该严惩。
但是万敬告诉他,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是人都是会偷懒的。
赶工期是他们这些工部官员才担心的事情,而普通工匠只是拿着固定的俸禄,事情办好了也未必能有多少奖励。
如果是新工程还好,大型炼钢厂工部已经造了很多座了,对于工匠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工作了。
这时候工匠偷懒,是监督官员的问题。
如果因为这个,就严惩所有工匠,那日后工部的事情就再也办不好了。
毕竟干活的工匠,有的是出力不出工的办法。
听完了万敬的话,张元忭思考了很久,这才明白了自己的问题。
读书多年,张元忭这些读书人,总以为规则就是永恒的真理,写在书上的规则,就能被不折不扣的执行。
但实际上,任何体系都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
而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不是那些工厂机器上运转的零件。
所以张元忭对于李德福还是很有好感的,这位巡警解决问题的手段干净利落,瞬间就解开了他们的纠纷,也处置了不法的商贩。
但是如果将整个水晶宫集市上出现的问题,都诿过于巡捕营不作为,那样也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一点。
等到张元忭等人走远,李德福也准备离开,他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的苏泽。
李德福一惊,他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走过去。
“巡捕修习班一期学员李德福见过苏教务长。”
提起了巡捕修习班,苏泽才想起来,他似乎在开班仪式上见过这个胖胖的警督。
苏泽暗赞对方的好记性。
“李警督休沐都要勤于公务,苏某下次遇到王御史,可要好好提一提这件事。”
听到苏泽这么说,李德福更是激动。
王任重是他的顶头上司,苏泽如果帮着他说话,对于他在巡捕营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好处。
就在李德福准备继续拍马屁的时候,不远处响起了急促哨子声。
李德福的脸色一变,他犹豫了一下,对着苏泽说道:
“苏教务长,市场发生火情了,学生要去灭火了。”
李德福咬着牙,放弃这次和苏泽套近乎的机会,又领着手下重现了哨声响起的地方。
水晶宫这么大的集市,一旦发生灾难性的火灾,无论是巡捕营还是顺天府衙门,都要被狠狠问罪。
所以李德福也在市场中设立了防火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