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让皇子们试一试(4 / 5)

难逃懿劫 难逃懿劫 3856 字 7天前

有计策,顿时来了兴致,原本严肃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笑意,道。

“但说无妨。”

随后,司马懿冷静而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魏王,如今蜀国财政匮乏,粮草不济,已然陷入绝境。国库空虚,定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军中无粮,士兵们必将陷入饥荒之苦。再者,无钱财打造兵器、装备,亦无法分发俸禄以补给士卒,如此一来,军队中定会出现因得不到新武器与钱财而心生怠慢,甚至怨声载道、军心涣散之象。士兵们不愿再为蜀国卖命,军队亦将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此外,蜀国诸将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皆因上次战斗身受重伤,至今尚未痊愈,无法再参与指挥作战。由此可见,蜀国的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可谓是陷入了绝境。我们何不趁此良机,一举拿下蜀国?”

曹操听后,兴趣盎然,捋着胡须沉思片刻后,点头道。

“嗯,所言极是,此计可行。我们尚存些许兵力,足以拿下蜀国。”

想罢,曹操一拍桌子,笑着喊道。

“好!就这么定了,立刻点拨兵马,即刻出发!”

然而,就在这时,司马懿突然伸手,高喊一声。

“慢!魏王,如今乃是非常时期,我魏国国内亦有些许不稳,后方不可无将镇守。您与典韦将军皆有伤在身,不宜参战;臣亦伤势未愈,不宜上战场;而夏侯将军又需管理国家大事,更不宜离开。故此,必须另换他人担任此次征战的将领,您意下如何?”

曹操闻言,沉思片刻,觉得司马懿所言极是。

自己有伤在身,且头疼之症愈发严重,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轻易出征。典韦上次的伤势亦未痊愈,无法参战。看司马懿那副病态模样,说话语气亦比平常低沉,显然伤势未愈,亦无法上战场。夏侯惇虽无伤在身,却需管理后方后勤,不可离开。

如此一来,自己竟无将可用,这令曹操犯了难。眼前明明是拿下蜀国的绝佳机会,自己却无将可用,实在令人惋惜。

然而,他又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一时间陷入了苦恼之中。

这时,司马懿又道。

“魏王,既然手上已无将可用,何不让您的皇子们试试呢?”

曹操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饶有兴趣地看着司马懿,捋着胡须问道。

“这是为何?”

司马懿解释道。

“魏王,您不也一直在为世子之位该传授给谁而烦恼吗?正好趁此机会测试一下您的皇子们,让他们率军出征,一举拿下蜀国。如此一来,您亦可借此机会判定谁更能继承您的位置,魏王,您说呢?”

曹操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捋着胡须,心中权衡利弊。让自己的儿子们去率军打仗,这倒也不是不可行。

借此机会,亦可考察一下他们的才能与胆识,判断谁更适合继承世子之位。然而,风险亦是不小。

万一这些年轻小伙子在战场上把握不住局势,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但司马懿所言亦有几分道理,要继承他的位置,不会行军打仗自然是不行的。

而且,曹操亦不愿放弃这个能拿下蜀国的大好机会。一时间,曹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想了很久,才叹了一口气,缓缓对司马懿道。

“此事可行,但我得再考虑考虑。”

司马懿猜到曹操会如此回答,亦不着急,恭敬地对曹操行礼道。

“还请魏王尽快做决定,毕竟如此良机,以后可能不会再有。”

曹操点了点头,心中却仍在权衡。他知道,这个决定关乎着魏国的未来与命运。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考虑拿下蜀国的机会,又要确保自己的儿子们能在战场上安全无恙。这个决定,实在是不易做出。

然而,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他深知必须当机立断,迅速做出抉择。

因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如同流星划过天际一般短暂,如果稍有迟疑,它便会像那稍纵即逝的流星一样,从他的指尖溜走,一去不复返。

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曹操终于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他轻轻地甩了甩衣袖,然后在房间里踱步,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仿佛整个房间都因为他的走动而微微颤动。

曹操的眉头紧锁,他的脑海中正在激烈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