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赎身计划’(1 / 4)

    出来混。

    第一重要的是出来,第二重要的是背景。

    适用于任何圈子。

    CCM公司靠着T-ara的异军突起,出道半年就为公司营收过千万的成绩,将公司推上准一线,甚至预测明年有可能超过JYP...

    赵苯山沉默良久,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他不是没想过转型,也不是没试过融合,可每一次尝试都像在冰面上推车??看似滑得快,实则寸步难行。南方观众不买账,文化隔阂像一堵看不见的墙,把他几十年攒下的名气挡在了长江以北。

    “王总这想法……”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失力度,“是有点儿邪门,但邪门的东西,有时候反倒能成事儿。”

    王曜笑了笑,没接话,只给赵苯山续了杯茶。

    “你说把刘老根大舞台改成‘娱乐综合体’,那我那些徒弟怎么办?他们只会二人转,不会唱京剧也不会变魔术,你让他们改行去说脱口秀?那不成笑话了?”赵苯山眉头皱起,语气里带着几分质疑。

    “不是让他们改行。”王曜摇头,“是让他们的表演被更多人看见。比如宋大宝,他的小品功底全国都能笑出眼泪,但他现在只能演‘乡村爱情’里的配角,为什么?因为他被标签化了。观众一看到他就想到‘土味’,哪怕他穿西装打领带,也还是那个‘大傻子’形象。”

    赵苯山眯了眯眼:“你想重塑人设?”

    “不止是人设。”王曜目光坚定,“是重构价值。你们苯山传媒有几十个演员,上百个编剧,常年演出不断,内容产能其实很强。问题是输出渠道太单一,传播方式太传统。互联网时代,观众不再被动接受节目安排,而是主动选择想看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演员拆解成IP单元,重新包装、跨平台投放,比如让关亭娜上综艺当导师,让宋大宝拍短剧做喜剧厂牌主理人,甚至让老艺术家们入驻短视频平台讲段子课??这才是真正的‘出圈’。”

    赵苯山听得瞳孔微缩。

    他当然明白王曜说的是什么。过去几年,他也尝试过让弟子们拍网大、上直播,可效果都不理想。原因很简单:缺乏系统运营,没有品牌策略,更没人懂得怎么用数据反哺创作。

    而现在,王曜提出的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整套工业化文娱生态。

    “你这是要把我那点家底,全给你盘活了?”赵苯山忽然笑了,笑得有些苦涩,“说白了,你是想借我的人,打你的仗。”

    “合作从来都是互相借力。”王曜坦然道,“您有人、有内容、有基本盘;我有资本、有渠道、懂年轻人。咱们合起来,才能真正打破南北壁垒。”

    张超阳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插嘴:“师父,我觉得王总说得对!现在连郭德纲都说‘相声不死,但必须变’,咱也不能死守着二人转一条路走到黑啊。你看《脱口秀大会》火成什么样?一群白领坐那儿讲生活压力,全场爆笑。咱东北人天生幽默感强,凭什么不能抢这块市场?”

    赵苯山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你懂个屁。脱口秀靠的是文本和节奏,咱这帮人从小练的是唱腔和身段,风格根本不一样。”

    “可笑点的本质是一样的。”王曜接过话头,“都是制造意外、打破预期。关键是怎么翻译??把东北式的夸张表达,转化成全国观众能理解的情绪共鸣。”

    他顿了顿,掏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