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那年十八,站着如喽啰(1 / 5)

    早期华娱圈内真正有实力捧新人的电视剧导演,赵宝钢应该算是唯一一个。

    从他手里捧红的男女艺人不计其数。

    而且也是少有具备可以用新人演员就能把控质量的导演。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孙红磊,能把...

    林小树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整个昭通县城的夜空仿佛被点亮了。他穿着节目组借来的西装,袖口还微微短了一截,露出手腕上那道小时候爬山摔伤留下的疤痕。灯光打在他脸上,汗珠顺着额角滑下,滴在话筒上发出轻微的“啪”一声。

    台下掌声如潮,可他的耳朵里却只剩下七岁那年父亲醉酒后砸门的声音,和母亲躲在厨房里压抑的抽泣。那些声音从未真正远去,它们藏在他的骨缝里,随着每一次呼吸隐隐作痛。而现在,他终于把它们变成了故事,讲给了这个世界听。

    《父亲》这部短剧没有特效,没有大牌助阵,甚至连拍摄设备都是星站淘汰下来的旧款摄像机。但它真实得让人窒息??一个酗酒的父亲、一个沉默的母亲、一个总在墙角缩成一团的孩子。镜头语言粗糙,剪辑节奏生硬,可每一帧都像刀子,割开了观众心里最不愿触碰的角落。

    热芭看完首映,在后台抱着黄圣衣哭了十分钟。她说:“我演过那么多苦情戏,哭得妆都花了,可从没觉得自己是真的在哭。但林小树不一样,他不是在演,他是把命掏出来晒了一遍。”

    王曜没哭。他只是坐在角落,看着那个曾经指甲缝里带着红土的少年,如今挺直脊背说出“谢谢天火,让我知道,穷,也可以有回音”,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发烫。

    他知道这句话有多重。

    不是所有穷人都能发出声音,更多的人连呐喊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生活碾成了尘。而林小树之所以还能站在这里说话,是因为有人愿意为他搭一座桥??哪怕这座桥是用争议、质疑和无数个不眠之夜铺成的。

    发布会结束已是深夜。林小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手机不断震动。粉丝群炸了锅般刷着“小树牛逼”,老家亲戚一个个打电话来祝贺,连小学班主任也发了条朋友圈:“我班出人才了!”语气骄傲得像是自己考上了清华。

    他笑了笑,把手机塞进兜里。

    风很冷,吹得脸颊发麻。路过训练室时,他看见灯还亮着。推门进去,发现是陈露??那个曾因形体测试不及格被全网嘲笑“四肢不协调”的女孩,正对着镜子一遍遍跳着同一段舞。

    “还没睡?”林小树轻声问。

    陈露停下动作,喘着气擦汗:“明天要录《成长日记》第三期,导演说我想表达的东西太散,得重新编排。我不想再被人说‘没天赋’了。”

    林小树点点头,在旁边坐下:“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我不是不想美,是我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没人教我怎么走路好看,怎么笑才自然。我学跳舞不是为了上舞台,是想证明给自己看:就算起点歪了,也能走出一条直路。”

    林小树静静听着,忽然起身走到音响边,按下播放键。一段低沉的大提琴旋律缓缓流淌出来。

    “试试这个。”他说,“别想着动作标准,你就跟着心走。你不是在跳舞,是在走路??从过去走到现在。”

    陈露愣了几秒,眼眶突然红了。

    她闭上眼,开始动。脚步笨拙,手臂僵硬,可每一步都像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