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六十六章变不变(2 / 3)

野人,自己做将领。

    对贵族来说比勇斗狠是次要的,能指挥大兵团作战才是重要的,于是尚武精神就越来越单薄,这是环境决定的。

    当然历史的故事肯定会失真,毕竟社会一直在改变,写历史的作者都不一定理解历史的细节。

    比如现代人用惯了智能手机,就很难理解传呼机。如果一个用惯手机的人要记录传呼机时代的历史,就可能发生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大量历史人物都会做出相似的选择,这样一来就能知道当时的历史环境了,也就是孤立不证。

    历史的大趋势,绝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选择,能证明历史的真伪。

    不只是看历史可以了解环境,看艺术作品也一样,大量阅读一个国家的艺术作品,也能分析出大环境。

    因为作者在让角色做出选择的时候,也会考虑到社会环境的接受程度。如果读者都不接受,那么作者不会这么写。

    作者的创作会迎合环境,观众就可以从角色的选择中分析出一个国家的环境。

    比如角色对力量的态度,力量引发的结果。不同的国家的角色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力量是带来毁灭,还是变成强权,亦或是变成称王称霸的资本?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故事。

    当力量强大到有自己掌控世界的时候,到底怎么选择?

    这个问题就是叶磷石即将回答的,他从硬度最低的宝石人一路走来,变成了地球上的神灵。

    到底要如何回答问题?

    “碇真嗣经过很多次的人类补完计划,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礼,决定回归正常生活,安心做个普通人,不再坚持做官二代,不学父亲以下克上。”

    碇真嗣的父亲就是以下克上,碇真嗣继承了父亲的成果,这个时候他到底是一步到位控制世界,还是退一步回到自己的位置?

    就好像幕府将军,明明已经掌握了实权,为什么不进一步取代天皇?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以下克上的人才为什么不直接取代领导?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掌握力量的主角为什么按照自己的喜好改造世界?不是主角不想,也不是作者不想,而是担心读者不接受,担心作品会被禁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都有自己的审核,只是每个国家在意的点不一样,这也和环境有关。

    每个角色都要遵守自己的礼,主角有主角的礼,配角有配角的礼,甚至反派都有反派的礼。

    破坏礼,比毁灭世界还要困难。

    因为毁灭世界只要毁灭大家的身体就行了,而破坏礼,要改造大家的思想,要让大家都接受一个新的规则。

    伟人说过,消灭一个肉体简单,改造一个思想困难。改造一个思想已经这么困难了,要改造所有人的思想,就更难了。

    还是毁灭人类就好了,反正作者只需要告诉大家社会病了,并不需要开药。开不出药,不怪他们。

    但社会其实没病,只是社会环境在不停变化而已。不发展,就是阶级矛盾尖锐。发展,就是后发者要提出诉求,对抗越来越激烈。

    不管发展还是不发展,变化一直在进行,正是反者道之动。

    就是有人不喜欢变化,认为这是社会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