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别院问题重 王夫人亲来吊唁(1 / 2)

看完裘韦递来的卷宗内容,沈蕴脸色变得颇为微妙,评价道:

“贾家果然与吴家如出一辙,对王法毫无敬畏之心,省亲别院竟敢如此修建,真可谓是生怕抄家抄得不够快。”

正如贾政自己所言,省亲别院一旦被查,必然会查出诸多问题。

靖昌帝一下令,风羽卫一查,便查出不少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贾家从中贪污、中饱私囊。

借着省亲别院的工程,大肆捞取钱财,而且是明目张胆、毫无掩饰,任谁来查都能查个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诸如虚报工价、材料价格,指定材料供货商等问题,可谓是一箩筐,数不胜数。

裘韦听了沈蕴的评价,笑着问道:

“大人,照您这么说,咱们岂不是又有大功劳可得了?”

上次查抄吴家,可让他们这些跟随沈蕴的下属大发了一笔横财。

倘若贾家也要被抄,那对他们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发财挣功劳的好机会。

可沈蕴却沉声说道:“此事朝野上下皆在盯着,在事情尚未盖棺定论之时,谁若急着冲锋陷阵,谁就会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听了这话,裘韦一阵惊颤,急忙低头告罪:

“大人恕罪,是卑职急于求成了。”

沈蕴眯了眯眼睛,摆手道:

“在利益面前,人难免会迷失心智,这并没什么,传本官的话,让他们都安分些,这段时间切勿过于张扬,否则,何时撞到刀口上都不自知。”

裘韦恭敬应承:“是,卑职领命。”

说完,便立即去传话了。

沈蕴如今在风羽卫内部的威信日益高涨,他的话自然无人敢不听从。

之所以让众人按捺不动,并非因为他不想去查贾家,而是因为目前局势汹涌,具体走向如何,还得看靖昌帝与老旧勋贵一派,甚至还有太上皇之间的博弈结果。

这个时候,倘若急着为靖昌帝冲锋陷阵,那与自寻死路无异,还需静观风向。

况且,查工部贪腐案的,并非只有风羽卫,还有都察院、刑部等衙门。

沈蕴觉得,此时需要韬光养晦,急于求成,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

在风羽卫衙门处理了一些政务后,沈蕴又回到了薛宅,并未急着将这个消息告知林如海,也未将风羽卫查到的情况通禀给靖昌帝。

他在等待局势变化,再伺机而动。

就这样,又过了十天。

薛蟠的丧事也即将进入尾声,再过几天便可出殡。

薛姨妈在薛宝钗、林黛玉等人的劝慰下,也逐渐好转了一些,只是依旧伤心难过。

毕竟是唯一的儿子去世,这种痛苦,他人自然很难感同身受。

这时,薛宝钗正扶着薛姨妈出来上香,沈蕴、林黛玉也在一旁。

“太太,姑娘,荣国府二太太来了,还有,薛家的一些爷们也来了。”

突见一个薛家丫鬟前来通禀消息。

沈蕴一听,眼神一闪,薛宝钗则看向他,二人对视一眼,皆明白,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当下,沈蕴对林黛玉小声说道:“妹妹,你先回后院去吧。”

林黛玉也明白王夫人肯定是来者不善,知道沈蕴不想她掺和太多,可既然碰上了,她也不想退缩,便摇头道:

“哥哥不用担心我,况且,舅母来了,我也该见见的。”

沈蕴见林黛玉有意留下,倒也并未勉强,他劝林黛玉回后院,只是不愿让她目睹太多阴恶之事。

既然林黛玉执意留下,那经历一番也未尝不是坏事。

薛姨妈听闻王夫人来了,心中不免惊喜,对薛宝钗说道:

“我的儿,你姨母来了,咱们快去迎接。”

薛宝钗却深知王夫人此时才来,定然是兴师问罪而来,便轻声回应道:

“娘,您别着急,姨母这时才来,恐怕是为了什么重要事情,您得有个心理准备。”

薛姨妈一听,愣了愣,看了看她,又看向沈蕴,最终微微点头,心中的一抹喜悦也消失殆尽,静静地坐着,等待王夫人等人进来。

须臾,便见王夫人身着素衣,头戴白布条,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哎……蟠儿啊,你怎么就死得这般冤枉啊,姨母来迟了,还望你不要介意。”

一进门,王夫人便泪如雨下,来到薛蟠的棺材前哭诉起来。

一旁的丫鬟婆子们纷纷上前劝慰。

而沈蕴、林黛玉、薛宝钗三人见她如此做派,皆心生厌恶。

王夫人演得实在逼真,不知情的人,还真会以为她对薛蟠之死痛心疾首、伤心欲绝。

倘若王夫人真是如此,她理应早就来了,而非拖到薛蟠丧事都快结束了才姗姗来迟。

薛姨妈受她影响,也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