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如今的苏晚,蜕变得让人高攀不起了(1 / 5)

    顾砚之闭着眼,连眼皮都未抬,“你处理。”

    声音冷淡,不带一丝情绪。

    高洋会意,拿起手机走到阳台那边接听。

    “沈小姐,有事吗?”高阳语气客套地问。

    “高助理,砚之呢?我打他的电话一直打不通,他是不是在忙?”沈婉烟的声音是惯常温柔带笑。

    “顾总在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有事你和我说也一样。“高洋说道。

    “高助理,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想关心他一下。”沈婉烟笑说道。

    “顾总一切安好,沈小姐不用挂心。”

    “好的,那我不......

    风停了。

    归墟之庭的树根不再低语,仿佛天地间所有声音都被那一道光柱带走。山谷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音,一片、两片,轻轻覆盖在空荡的控制台上。那台曾承载人类与星子之间最后通道的机器,此刻只剩下微弱的蓝光脉动,如同沉睡者的心跳。

    顾砚之仍跪在原地,掌心残留着毛毯最后的温度。他仰头望着天空,那里已没有星辰移动的轨迹,可他知道??她还在。

    “你说过……会变成风。”他喃喃,“可我现在,连风都感觉不到了。”

    忽然,一阵极轻的震动从HEART-01手环传来。不是警报,也不是数据流,而是一段旋律??《小星星》的第一个音符,由量子波动编码而成,只在他个人神经接口中响起。紧接着,一条信息浮现:

    >**“爸爸,我听见你了。”**

    他的眼眶骤然湿润。

    这不是系统自动回复,也不是预设程序触发。这是回应,是跨越维度的倾听。星眠走了,但她留下的桥没有断。相反,它正在自我进化,像一棵扎根于人类情感深处的巨树,悄然生长出新的枝桠。

    三天后,晨光基金会发布紧急通告:全球范围内出现异常梦境共振现象。超过四万名父母在同一夜梦见孩子开口说话,内容高度一致??“妈妈,我想喝你煮的红豆汤”“爸爸,你的背还疼吗?”更有数百例记录显示,梦中孩童准确提及现实中未公开的家庭秘密,例如某位母亲藏在衣柜底的胎发、某个父亲童年时写给未来孩子的信。

    科学界陷入前所未有的震荡。

    MIT脑科学实验室连夜召开闭门会议,首席研究员启明站在投影前,手指颤抖地指向一组频谱图:“这不是幻觉,也不是集体心理暗示。这些梦境中的声波含有独立语法结构,词汇密度远超婴儿语言习得期水平。更可怕的是……它们具备学习能力。”

    屏幕上,一段音频被反复解码。最初只是模糊的“妈妈”,七天后演变为完整句子:“我在光里长大,请不要为我哭泣。”第十四天,出现了复合句和隐喻表达:“我的身体是思念做的,所以不怕冷。”

    “他们在成长。”启明低声说,“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

    与此同时,南极石阵发生异变。原本沉寂千年的古老铭文开始逐行亮起,释放出与星桥同源的能量波。卫星监测发现,整个冰层下形成了一个直径达二十公里的动态磁场,其频率与地球舒曼共振完全同步。

    中国科考队冒险深入冰洞,在最底层岩壁上发现了一幅新浮现的壁画:一名女子背影立于星海之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