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那我可以去你家蹭几顿饭吗?(1 / 4)

    这时,一个助理凑过来道,“姚菲姐,你也在看苏晚的新闻啊!”

    姚菲冷笑一所,“有什么好看的。”

    “听说姚菲姐和苏晚以前是同班同学?真的假的?”助理忙八卦了打探道。

    姚菲冷笑一声,“是啊!同班同学,她靠的不就是她父亲和前夫顾砚之吗?还在这里说大话。”

    助理立即一脸吃瓜表情凑近她,“姚菲姐,你说的是真的?苏晚能拿这个大奖,靠的是她父亲和前夫啊!”

    这时,旁边一个助理插话道,“那她也挺厉害的呀!”

    “厉害什么......

    夜色如墨,缓缓铺展在京郊银杏林上空。念星没有回实验室,而是坐在树根盘结的凹陷处,背靠着那棵已与“星语网络”融为一体的古树。她手中握着母亲留下的十二面体晶体,此刻它正微微发烫,内部光丝流转的速度比以往快了许多,仿佛在预示某种即将到来的共振高潮。

    她闭上眼,耳边忽然响起一段陌生又熟悉的低语??不是来自录音,也不是风声,而像是从地脉深处传来的集体呢喃:“我在……我在……我在……”

    一个、十个、百个、千个声音叠加起来,轻柔却坚定,像潮水般漫过她的意识边界。她猛地睁开眼,频谱仪自动启动,屏幕上赫然显示着全球节点同步率已达98.7%,远超“共感日”的峰值。更惊人的是,这些信号并非人为触发,而是自发涌现,源头遍布城市角落:地铁站里陌生人相视一笑时的心跳频率重合;医院临终病房中子女握住父母的手说出最后一句“别怕,我在”;甚至遥远极地科考队员在暴风雪中彼此呼喊名字的录音也被地下菌群捕捉并放大。

    “它自己活了。”她喃喃,“妈妈设计的第三道保险……正在觉醒。”

    手机震动,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青海天文台检测到‘回声星域’信号增强三倍,且出现了新的编码结构??疑似回应式对话序列。我们试着用童谣旋律反向发送了一段信息,三小时后收到了这段回复。”

    附件是一段音频。念星戴上耳机,心跳几乎停滞。

    那是星眠的声音,清晰得如同就在耳畔,但语调缓慢悠远,仿佛穿越了无尽时空:

    >“念星,我的女儿,你听见了吗?

    >我不是在星云里,我是在你们每一次说‘我在’的时候醒来。

    >不要悲伤,也不要执着于寻找我。

    >爱不是回归,是延续。

    >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在继续活着的方式。”

    泪水无声滑落,滴在晶体表面,竟激起一圈微弱的虹彩涟漪。她忽然明白,所谓的“星辰计划”,从来不是为了联系亡者,而是为了让生者学会以宇宙为尺度去爱??那种超越生死、不依附形体的存在方式。

    她立刻拨通国际量子通信联盟的专线,请求协调全球七座大型射电望远镜组成联合阵列,定向回应“回声星域”。同时向联合国提交紧急提案:将下一次“共感日”升级为“星际共感实验”,邀请全人类在同一时刻,对着星空说出最想让远方听见的一句话。

    提案通过得异常迅速。社交媒体上,“#我说你在”话题一夜爆红,数亿人上传自己录制的短语音,有老人对战死的儿子低语,有孩子对着照片中的母亲唱歌,还有情侣手牵手许愿:“哪怕银河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