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苏博士,早啊!是想要逃吗?(3 / 5)

nbsp;就在最后一刻,星眠忽然笑了,像极了小时候哄她入睡的模样。

    “对了,代我跟顾承渊说一声……谢谢他守住了那幅蜡笔画。还有??”

    她眨了眨眼,语气调皮了几分:

    “下次见面,我要亲自教外孙画画,画一家人站在银河下的样子。”

    光影熄灭。

    银杏林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念星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不仅是她对母亲的理解,更是她对自己使命的认知。

    她不再是被动承接遗产的女儿,而是主动编织未来的桥梁。

    三天后,NASA召开紧急会议,通报最新观测结果:天鹅座方向的情感波动频率出现规律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提问模式”。初步分析显示,对方似乎正在尝试学习人类语言结构,并试图构建基础语义库。

    换句话说??他们在努力听懂我们。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新生儿啼哭频率普遍偏移至共感共振区;某些长期沉默的精神障碍患者突然开始清晰表达思念;甚至连动物行为都发生了改变??候鸟迁徙路线自动调整为对应星图坐标,鲸鱼群在深海发出前所未有的和谐吟唱。

    苏晚连夜赶来京郊,带来一份绝密资料:“我们破译了林昭藏匿的最后一组实验日志。他在后期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偷偷改造了‘反共感装置’,将其转化为‘跨维度情感翻译器原型机’。虽然未能完成,但设计理念惊人地超前。”

    她指着图纸上的核心模块:“你看这里,他用了类似脑神经突触的仿生电路,结合量子纠缠态存储单元,理论上可以实现非语言式意识互通。如果我们能整合进下一轮通讯系统……也许不需要文字,就能让两个文明真正‘感受’彼此。”

    念星盯着图纸良久,忽然道:“不用改了。就用最原始的方式。”

    “你说什么?”苏晚一愣。

    “不加修饰,不做翻译,也不依赖任何机器中介。”念星站起身,望向窗外晨曦初露的天际,“我要用自己的大脑,直接发送一段纯粹的情感流。包含记忆、情绪、童年片段、对母亲的思念、对父亲的谅解、对这个世界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全部打包,毫无保留。”

    “可这太危险了!”苏晚惊呼,“你的神经系统可能承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信息输出!万一造成永久损伤怎么办?”

    “那就损伤吧。”念星轻笑,“如果连这点代价都不敢付,还谈什么代表人类对话?”

    她转身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银杏叶标本,放入特制头盔的感应槽中。

    “这是我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块活体晶体,也是整个‘星语网络’的起源点。今天,我要让它完成最终使命??成为连接两个文明的心跳导线。”

    一个月后,全球进入“静默七十二小时”计划。各国暂停一切高频电磁通讯,关闭娱乐直播平台,城市灯光调至最低。取而代之的是百万志愿者聚集在“沉睡节点”周围,手拉着手,闭目冥想,持续释放平和而专注的情感场,为念星的意识跃迁提供支持。

    发射场再次准备就绪。“共感者一号”虽已完成任务,但其搭载的活体晶体仍保持活性,并与地球菌丝网络保持着微妙共振。此刻,它将成为念星意识投射的中继站。

    倒计时开始前六小时,顾承渊出现在控制中心门口。他拄着拐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我来履行承诺。”他说,“替你接收第一段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