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看上去心情不太好?”
听闻高殷发问,高演连忙低头回话:“太皇太后所苦小增,臣亦痛心。”
“六叔至孝性情,朕深敬之。”
高殷向高演还了一礼,高演急忙起身阻拦,口中说着“不配”,心绪更加复杂。
“时候也到了,咱们升朝吧。”
高殷将毓冕递给高演,笑着说:“请六叔替我着服。”
一旁的高湜、高长恭等人也在帮忙穿衣,这是高殷登基后表示亲密的举止之一,高演也得此殊荣。
高演点头,帮高殷系好束带,毓冕离开手中的刹那,高殷便完成了上朝的天子装扮,转了一圈,向众近臣展示:“如何?”
“真圣明天子!”
听着众人的吹捧,高殷面露微笑,率领他们向正殿行去。
高演紧随其后,他的指节微微颤动,心中怅然若失。
公元560年,春正月,癸丑朔。
“升、朝——!”
侍从官高声呼唤,如同军令,身着朝服的百官大队应声涌动,层层叠叠如同黑红色的波浪,一层层涌入昭阳殿中。
众臣脱靴卸剑,就位于席,屏息垂首。
细微的敲击声传来,新君的身影缓缓从旁侧步出,踏在砖石上的脚步沉稳,稚嫩的脸上神色静穆,不见当初为太子时的儒弱或惶惑,众臣只能将这理解为巨大的天命加诸于身,改变了君王的气格。
高殷一步步走向空悬的御座,头颅顺着宗王近臣们入班而转动,沉稳而锐利地扫过阶下。
无人敢直视那目光的巡弋,只觉那目光仿佛有形之物,沉沉压过自己项背。偌大的昭阳殿,仿佛只余下高殷的步履,一步,一步,踏在每个人绷紧的心弦上。
高殷来到了他的帝位前,倏然转身,面朝众臣。
他伸出双手,拉起衣袖,朝服的下摆霎时扬起一道金色的微澜,而后才随着主人的落座,缓缓披挂在御座上,为皇帝装饰着双腿。
这是臣子们抬目所能看到的唯一景色。
“吾皇万岁……!”
宫人登楼奏乐,群臣山呼海啸。
面对这无形的天灾,高殷微微颌首,接受百官极力扮演的效忠。
等声音渐歇,高殷手指轻颤,韩宝业等人就已经领会意思,高声宣布朝会开始。
“第一道诏令。”
高殷开口,话语轻柔,却无人不凝神静听:“寒暑亟循,奄及徂岁,改元命始,国之典章。朕祗承宝图,宜遵故实。可改天保十年为乾明元年。”
齐绍高举年号字框,群臣伏拜。
“嘉号既新,惠泽宜布,可大赦天下;此前各元氏良家人口发配宫中的,以及赐给人为奴的,一同释放免罪。九州职人,各进四级,内外百官,普进两级,父亲有爵位的,作为爵位继承人的孩子,赐给一级爵位。”
北魏早期仿魏晋制度,设立九品,而后孝文帝首创从品,议定每品分正从,四品以下又分上下,合计九品、十八等、三十级,比魏晋的简略九品有足够的晋升层次,成为日后隋唐等诸多王朝的参用遵循。
“九州职人”,指的是流外官。官员分流内流外,流内即九品十八等的官员,也就是朝廷的正式员工,而流外就是无品、不入流的散官勋官、州县佐吏,分流外九等。
流外通过铨选,可以进入流内成为有品级的官员,也叫“入流”,而高殷此次登基,使流外官进四级,便是升了四等,如果是流内四等的官员,等于直接进入到朝廷编制内,成为从九品下的官品,一下子便入了流;
而内外百官等于平白升了一品,从五品下的升为正五品下,从二品的升为从一品,正一品无可升的就别封或者加官轶,总之为朝廷干事的官员,都因为高殷的登基改元而获得晋升,这就是新君布施的恩德。
那些因为犯罪而入刑的普通百姓,只要不是死刑,都可以赦免,死刑也能够转成固定刑期,就这个时代的刑律而言,可能错放了几个坏人,但大部分都是可怜的好人,前段时间被高洋残杀的诸元,现在也免了罪。
“诏令二,放宽徭役赋税,停止新的重大工程建筑,已经开工的暂时停止,与民生息。”
“诏令三,宫中的宫女和官府的奴婢,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以及身体衰弱疲病的,主管官员将他们挑选出来,放回原籍。天保七年以来各家因发配而流放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