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刺驾(1 / 2)

高殷放下酒爵,侍中燕子献上前询问:

“臣启陛下,上元佳节,乃国朝盛事,万民同庆,华灯不熄,欢娱连夜!今百姓翘首以盼,皆愿仰沐圣恩,共享升平!故臣请陛下尊旨,暂弛皇城宵禁,许黎庶尽夜游观,以彰陛下与民同乐之德!”

高殷点头,这是惯例,平时为了维护治安和贼人作乱,夜晚不得随意出门,而今天是节日,所以特开宵禁给百姓们玩个痛快。

高殷出生那年的元宵,就有尔朱荣的儿子尔朱文畅、任胄、郑大车的弟弟郑仲礼等人打算趁着没有宵禁,谋反叛乱,杀掉高欢立尔朱文畅,结果事情泄露伏诛。

有司官员献上册玺,高殷亲自盖玺,官员接旨后出门宣布解除宵禁。

高殷坐上御座,给百官赐予宴席,酒行三周后,高殷转入后殿,一面是给群臣喝酒享乐的空间,皇帝在座,臣子们难以饮得开心;另一面是更换衣服,要出宫改换场地。

车驾从宫中出发,经由主干道向早已布设好的观景楼台前进,沿途有诸多百姓围观叩拜,只见天子的车驾辉煌无比,两边扬起露布和画作,左侧是佛教各传说,右侧则显示高祖、太祖的威武,都是名场面,露布则记载了具体的事迹。

君王布施,万姓跪仰,祈福于国,口呼圣王。

在高殷的眼中,百姓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人戴着野兽面具,男人穿着女人的服饰,倡优和杂伎们在街上表演,诡状异形,俨然一副狂欢乱象。

他对这种场面倒不反感,而且百姓见到天子的御驾便会退避跪拜,高殷还要让侍从去传令,遇到喜欢的节目就停留下来看上一会儿,随后给予赏赐、再度前行,留下阵阵歌功颂德之声。

烛灯毕竟不如白昼,夜晚给了贼人掩护,忽然有变故发生,从东南方向飞来一支羽箭,射向皇帝的御驾。

它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却引起剧烈的恐慌,接着便听到高喊:

“有刺客!”

“诛杀暴君!”

百姓们顿时震怖,高声尖叫着逃窜,保安寺的不良人们与宫中禁卫则堵塞路口,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出,要把刺客揪出来。

“不要慌乱!”

高殷从车驾里钻出来,于人群中亮相。

“跪下,全跪下!”

禁卫下令,百姓们纷纷跪伏于地,只见新天子拿出一个铁制的喇叭,高声呼喊:“朕在此处,勿慌勿乱!”

高殷吸引了百姓的注意力,不肯跪的,以及还在逃亡的,是刺客的概率更大,不多时,他们就被擒拿到了,被带到高殷面前。

高殷环顾四周,所有人都在看着他,沉默着,等待高殷的决断。

要展示自己的气魄、胸襟,最重要的是天命。

老天在庇佑自己!

“松绑,给他弓箭。”

听到这个命令,禁卫们都不敢相信,娥永乐再次请示,高殷举起喇叭大喝:“朕说了,给他们弓箭!”

如此强调后,娥永乐等人才执行命令,将些许弓矢丢在他们面前。

刺客们也不知道会是这种情况,面面相觑,希望从对方脸上看到想法。

高殷将手臂从上衣中抽出,白皙瘦削的身材在夜色中展露,多余的衣服在腰部倒挂,形成一圈护腰。

接着他摊开双臂,拍打胸脯。

“来,朝这儿射!”

禁卫们大惊失色,连忙上前阻拦:“至尊不可鲁莽,若伤了玉体,臣等万死难辞其咎!”

他们磕头不断,高殷却笑着说:“吾乃天命之子,当世飞行皇帝,自有大任加于身、国家大愿必夙成,岂会为宵小所害?”

“至尊……”

“不得再劝!”

高殷一脚一个,将他们踢下车驾,随后面向众百姓,得意洋洋地大喊:“若朕不配作汝等之君,当死于此箭下!快,捡起弓箭!”

刺客们犹犹豫豫,见周围禁卫神色狰狞,不敢去拿弓箭,高殷随手拿起物件砸过去:“朕让你们动手!”

“怎么,刚刚不是很威风吗?现在给你们机会,却不中用了?!”

刺客们各有异象,有的害怕,起身向外逃窜,很快再次被抓捕,另一些则真的抓起弓箭,但禁卫们迈步上前,仓促之间,他们都没来得及瞄准,只得匆匆放弦,连两三米都没飞出,最后被禁卫们压在地上。

百姓们不明就里,只看见二三道弓矢在高殷身边飞窜,惊呼着捂住眼睛,却没看见他受到伤害。

高殷披上袍子,冷哼:“天命在朕,汝何得为!”

又指着刺客们:“刺王杀驾,朕现在就可斩汝,可国家有法度,当按律处刑——带下去,让大理寺论罪!”

新君的表现与先帝迥然不同,人群爆发出巨大的欢呼,争相追随天子的车驾。

高殷坐回车内,心脏快速跳动,心想陈山提找的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