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满面通红,羞愧难当。
梁朝的大宝元年,也就是齐国的天保元年,那时候陈昌十三岁,和二十八岁的陈蒨一起被侯景捕获做俘虏,当时陈蒨还藏着刀想刺杀侯景,两年后陈霸先围攻石头城,侯景兵败,也是陈蒨自己找到机会逃到陈霸先军营里,而陈昌则和母亲章要儿一起等着被救出。
之后是建康的危险尚未解除,陈霸先担心陈昌继续出事,于是让他去江陵侍奉萧绎,顺便刷好感度,没想反而成了西魏的俘虏。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陈蒨在陈霸先的身边越混越好,虽是亲侄胜似亲子,而陈昌实打实做了八年的俘虏。
八年啊!大学也不过读个四年,陈昌硬是在人质这门专业课上留学留了八年,还去了关中进修博士,而陈蒨在实干的道路上越奔越远,在军中和朝堂的威望不断提高,俨然是陈氏第二号人物。
“当然,发生这种事,汝父肯定是不想的,毕竟汝才是霸先亲子,理所应当继承霸先之位,否则也不会让名士谢哲、杜之伟教授于汝。”
高殷隐有笑意:“可惜啊……”
难怪高殷想笑,陈霸先这家伙似乎总是会坑到身边的人,袭杀王僧辩结果引来齐国天兵、擅自称帝直接导致陈军战败,让陈昌去江陵,本意是好的,结果被西魏给执行坏了。
“朕相信,霸先薨前,肯定是没有写什么遗诏,让陈蒨继位的。只是汝不在,所以汝母无奈,侯安都等人拥立陈蒨,才使得他上位的吧?”
这话说到了陈昌的心里去!
“定是如此……!”陈昌咬牙切齿。
他只恨自己没有一双翅膀,带他飞回建康,否则父皇怎么会不立他!母后怎么会不支持他!
陈蒨、陈蒨,又算的了什么!趁自己不在,偷了自己帝位的贼而已!
“可汝静心想想:汝就是在,又如何呢?”
高殷走回陈昌身边,酣然畅饮一盏酒,才心满意足地叹气,继续说着:“即便汝在陈国,名望比得过陈蒨么?军功比得上陈蒨么?士族拥立汝么?侯安都拔剑胁迫群臣,有如汉田延年废海昏侯立宣帝,群臣被胁迫而从之。安都为陈蒨心腹,能对霸先秘不发丧,必是得了禁军将领支持。所以你在又如何?”
“即便你登了基,和朕一样做了皇帝,可那皇位,你又能坐多稳、坐多久呢?即便是先帝在时,尚且有长广王之乱,何况是汝呢?”
说是长广王,其实至尊暗指的是谁,大家都清楚。今年上半年才发生的常山王政变,大家颇有耳闻,只是不敢直说,高殷也不会在这种地方承认高演作乱,官方的定性是贺拔仁挟持了高演,背负了一切。
陈昌攥紧袖子。他对陈国的局势其实并不清楚,否则不会如此乐观,认为一回去,陈蒨就会退位还权给自己,毕竟自己的母后还在呢,而且已经成为了太后。
看陈顼的脸色,似乎都是事实,而且高殷总不至于在这些事情上欺骗自己。若真是如此,自己回去……也难啊!
陈昌神色变幻,各种心思在他脸上流转,像是绚烂的彩虹,煞是有趣,高殷特别喜欢欣赏这种为别人分析出危局,而他又迫于自己的身份,不得不听的场景。
如果眼前的人知道自己的困境,有用破打破的决心,高殷倒还会高看一眼,敬佩一二,只不过现在的陈昌没这个资格。
“所以说,小傻瓜~”高殷用指甲点了点陈昌的脸,嬉笑着:“还想着回去继位,做你的帝王梦?只怕你没到建康,人就已经和屈原一样,在江底吃粽子了,朕在保着你这条命呢!”
“他怎么敢……”
陈昌骤然一惊,不敢相信这种话。
“笑死人了,你若是陈蒨,又会如何对待这个‘太子’呢?”
顺着高殷的话,陈昌细想下去,头脑顿时变得混乱不安。
高殷忽然伸手,在陈顼的脸上也刮了一下:“说不定,寿阳侯比你更有机会呢!”
陈顼一惊,连连岂饶:“臣无此心,绝无此心!”
“哈哈!看见了吗?”高殷抚掌大笑:“想来陈蒨在陈臣面前,也是这般推脱之色吧!”
陈顼面色难看,高殷接着说:“陈氏人丁不旺,宗族单薄,如霸先尚无多余嫡子,何况陈蒨?寿阳侯为其兄弟,回朝必然得到重用。”
“陈蒨今年也有三十八岁了吧?早年又多征战,恐怕身上有不少伤,只恐坐不得二十年,有个五年十年不错了,若真早死,那时寿阳侯也不到四十岁吧?正是奋斗的年纪,陈蒨是三十八继位,寿阳侯未必就没机会……哈哈,那陈昌的旧事,只怕又再次上演咯!”
“臣怎么敢……!怎么会……”
陈顼痛哭流涕,向高殷磕头求饶,可他的内心深处,却忽然冒出一个声音。
真的不可以吗?兄长既然做得,我又为何不能染指?
他发现自己似乎真的有被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