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好逑(1 / 2)

至尊远归疲乏,皇家盛宴因此没有持续太久,落幕在气氛最欢腾时,使许多人意犹未尽。

高湜是先帝的宠臣,可即便连他都不得不承认,今上的性格较之先帝柔和许多,或者说还未到迸发之时,哪怕偶尔会有动怒,比起先帝也更多是诡谲的巧思,杀人与他来说不似玩乐。更接近于公事。

如今娄氏已微,嫡王尽去,倒让齐国的政治生态良好了不少,依附娄氏的官员们恐惧为至尊所清算,多有收敛,使得这段时间的贪墨之事也少了许多,出现了新朝多少该有一些的上升气象。

在高湜的角度而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他甚至觉得可以用高济来试探至尊的心意,到底是铲除威胁点到为止,还是诛灭叔父一个不留,都可以从高济身上窥视一二,只要他还活着,那神武一系的宗王就还能安享富贵。

目前至尊将三兄四兄七兄都放出去做大事,虽有收买人心之意,但既然有这个意思,就说明至尊此时还能容纳他们,因此这个时候也许便是他们为至尊排忧解难,同时也是分润朝权的大好时机。

杨愔、高演等人只是开始,帝国本就该有宗王们的一席之地,如今至尊将目光主要放在兵权上,那么政务上的事情,叔父们自然要好好把握。

因此高殷所不在的日子里,司徒高湜与尚书左仆射高德政为了自身的权力开始了斗争序曲,虽然还不是很激烈,但毕竟涉及到权力,自娄氏之后,齐国政治又进入了第二阶段,占据了优势的新君拥趸开始互相攻击,打算全取权力,这是政治生物的本能,也是必然,古代帝国衰弱的根源便在于此,人类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贪欲,因此也永远不缺乏敌人。

而他们碍于高殷的威严,暂时不敢激烈和明面化,但那是迟早的事。

至尊应当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有更伟大的事情要做,臣下如此争衡,也是为了更好地支持至尊。

诸臣离场,高湜和高德政也要退了,高湜忍不住上前祝贺,接着便询问道:“至尊速归,想是有要事。”

高殷点点头:“禘祀也要到了。”

根据齐国礼制,对圆丘和方泽的祭祀都是三年举行一次,称为禘祀,在国都南郊设置三层的豪华圆丘,又在圆丘之南建造焚柴祭坛,用黑色玉璧和捆为一束的币帛在正月上辛日祭祀昊天上帝,以高祖神武皇帝高欢配祭,五精之帝、日月、五星和二十八星宿随同祭祀,光是这个配祭的规格就可以看出这个祭礼有多重要,因此高殷必须快马赶回。

禘祀都是三年一祭的,自高洋登基以来,国历已过了十年,乾明二年则为齐国第十二年,恰好是第四次禘祀,又是高殷正式登基后的第一次禘祀,于他的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不夸张地说,这种祭祀他本人不在,哪怕有充足的理由,也很容易认为让他人代为祭天,是本人失位的象征;而这对那位代祭的臣子也有着恐怖的影响,因为这种情况下,代祭的人必须地位足够高,那极大可能是一名宗王,将来若是出了些事,再有人进些谗言,那这名宗王很可能就这么被猜忌而死。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高演只是将库莫奚击退就回国,正月有初春醒时,太多国家开沐的象征需要帝王去执礼了,若是当了几十年的老皇帝,自然不需要这么做作,可新官上任,是要烧这么三把火。

送走了百官,皇宫的大门缓缓关闭,国事就变成了家事,一切又都以高殷的心意为准。

李祖勋一家将要离开时,便有女官追赶上他们。

李祖勋诚惶诚恐的跪下,女官却连忙将他扶起,指着身后三五宫仆:“这些都是太后的赏赐。”

李祖勋大喜过望,感激不尽,而女官又转向李难胜,将她拉过一旁,从怀中取出一本书,递给李难胜:“这是至尊所赠予。”

李难胜羞答答的样子,让女官也觉得可爱极了,直想在她面上大捏一把,但想到将来她可是妃嫔,还会是品位最高的那几位,连忙收起不敬的心思。

对李难胜而言,这比父亲收到的礼物还要珍贵,一家人心满意足的离去,李祖勋中途忍不住说:“咱们家虽然不能出皇后,到底也要出名昭仪了!”

说着,和妻子崔氏一同大笑起来,又窃窃私语:“将来的朝政,还不是我等说了算……”

李难胜刻意不去想父母的怪状,将书本捧在怀里,就像她早晚要被高殷捧在怀中。

回到家中,她打开书本,里面写着刚才那首诗的一半,还有《诗经》中的《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