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春秋(1 / 2)

高殷许下了承诺,令永徽心满意足,两人又谈起了宫里一些琐事,才各自离开太极殿。

到了昭阳殿,已经有近臣在等候了,高殷见之则笑:“孝规不出游耶?却留此与我作事。”

徐之范露出微笑,行礼道:“侍奉至尊才是臣下大事,况且都去踏青了,又留谁在城里呢?”

这话有献媚的嫌疑,不过徐之范来说却是妥当。

他和兄弟之才都有医名,容貌也相近,换套衣服就难以分辨,因此当初高殷与他合谋,作了高洋假死的戏码,以诱骗高湛上钩。

高殷自己是不怕的,毕竟高洋哪怕知道了,事后也不会把这个宝贝儿子、传承的希望废掉,甚至可能夸他做得好。但徐家兄弟就很难说了,只是为了警示其他人,也必须处死他们,因此徐之范可谓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高殷搞政变,甚至还赌上了老哥的命。

有了这层关系,高殷对他极为信赖,而且这种事情对高殷来说也是个隐患,最好是将其杀死,只是考虑到事情隐约传出去了,再屠杀功臣会让人心寒,徐家兄弟又没有权力上的威胁,因此高殷才没对他们下手,比之魏收阳休之等,更是多了一层不可名说的战友情谊。

再加上徐家兄弟都是医学大手子,将来医学发展一途少不得他们,因此高殷登基后,就以徐之范为谏议大夫,常留在身边,他也是要跟着去晋阳的官员之一。

“去晋阳以后,还要委屈卿教授医术、帮忙组建医疗班子,实在是委屈卿了啊。”

徐之范连说不敢,心里又觉得至尊说的没错,他的本职毕竟是朝廷命官,如今却被高殷委托要去教授平民医术,这让他颇为不悦。

医者也不一定有大仁的胸怀,对徐之范而言,自家世代行医是自家事,教导给别人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而且医术这东西在各家都是隐秘,可以说是小家门户的立身之本,如今却被命令着传扬出去。

若不是至尊说会做成一本徐氏医书供齐国后生所学,徐之范也没什么动力。饶是如此,也采取了一个折中之法,选天策八旗中部分子弟向他学习医术,再转教给其他人,这样能让医术扩散得快一些,也能让徐之范看在天策府的面子上略略上心。

毕竟造反的臣子可以动刀,但这种温顺又听话的臣子,自己还要让人乖乖交手艺,就少不得照顾一下情绪了。

高殷笑了笑,因为连日操劳而笑得有些吃力,徐之范见状,顿时仔细观察起来,片刻后说:“还望至尊宝爱玉体,以国事为重啊。”

这话隐有指责高殷沉迷耽乐的意思,让他有些尴尬,他当然知道徐之范在说什么,可这也属于高殷对国家的规划之一,若较真来,还真算是国事。

一丝不悦自然而然地升腾起,被高殷迅速压下,他总算明白了那些昏君的心路历程,一点点的否定都会让自己不开心,还容易视为权力的否定;而自己又极容易以权压人,久而久之,便失了初心。

在这反驳徐之范没有意义,换个角度来说,徐之范的进言正是朝中上下的舆情体现,或许真有些人觉得自己开始高洋化了,高殷连忙正色,起身向徐之范行礼:“您说得是,我当深以为戒。”

“哪里哪里……”徐之范受宠若惊,他已经做好了至尊甩脸色的准备,这倒让他愧疚了:“臣知道国无嗣主,上下忧愁,至尊也是情之所至,况富有春秋,沉迷此道也属人之常情。”

他想了想,取过笔砚,细细写下一纸呈给高殷,上面字迹清秀而笔直,正如他本人淡雅脱俗:“这是一些有着妙用的方子,正合至尊所需,至尊可派人检之,而后采用,不过房事嘛,还是以规律为主……”

高殷哭笑不得,自己现在才几岁?哪怕是穿越来之前,也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如今倒需要药物的辅助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是臣下的一番心意,高殷取过团扇将墨迹抚干,而后折好放在怀里:“徐卿有心了。”

“至尊喜悦就好。”徐之范揪着小胡须,一脸的得意,他保证至尊肯定会满意的。

其余臣子进来,两人立刻板起脸色,心照不宣地装着模样,心中都暗暗发笑。

说是处理政务,实际随着高殷要动身,也没更多工作要做了,高殷坐在这的主要意义是听汇报,此刻高长恭就入了昭阳殿,和皇帝汇报这天的射箭活动。

早晨踏青、中午观射、下午亲射,如今天色也迟迟暮暮了,见高长恭风尘仆仆,为国事奔波了一天,再想想自己一天天干的俗事,高殷内心倒有些过意不去,对高长恭:“孝瓘真是辛苦了,省却我好多功夫。”

高长恭一愣,立刻说着:“请至尊过目的事情都有着章程,笔吏都在凉风殿候着,至尊尽可查阅。”

见他误会自己的意思,高殷笑着摆手:“只是怕你累着,多说了半句,怎么还让你急了?”

高长恭手指挠了挠脸,也有些不好意思了,高殷不得不转过头去避让他的锋芒,不看那张和永馨永徽有着似处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