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自立之路(3 / 5)

“老姨,我知道您担心我,可我都想好了。您也了解我这倔脾气,认定的事儿,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就跟当初我没去复读一样,您虽然心里不同意,可我心里门儿清自己要干啥。这回也一样,我肯定能靠自己的本事攒够学费,回来接着学平面设计。” 他边说边攥紧了拳头,手臂上的青筋微微凸起,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老姨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妥协又像是叮嘱:“唉,你这孩子,主意正得很。行吧,既然你铁了心,老姨也不多啰嗦了。我明天帮你联系联系工作?你这两天在家好好歇歇”

“嗯,老姨,我知道了,您也休息吧。” 石添挂了电话,重新坐回到床上,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孤独却坚毅的轮廓。他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思绪飘远。他想到老姨平日里对他关怀备至,为了给他改善伙食,哪怕下班累得不行,还跑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菜;想到老姨总是默默在他身后支持他,当他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地给他鼓励打气。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拼出个样儿来,以后也一定不让自己现在做的这个决定后悔,哪怕前路荆棘丛生,他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蹚过去。

之后的日子里,石添仿佛陷入了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等待漩涡。每天清晨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一种空前的寂寞感便如潮水般将他淹没。老姨去上班了,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他自己,安静得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无所事事的他,把电视柜抽屉里的碟片都翻了出来,一张一张地放进播放机,试图从光影世界里寻得一丝慰藉。那些曾经让他兴致勃勃的香港喜剧和警匪片,此刻却像是失去了魔力,他机械地看着画面闪烁,演员们说着台词,可思绪却早已飘远。常常看着看着,他便发起呆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播放的电影,眼神空洞而迷茫。

此时此刻,家乡的点点滴滴如同放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他想念妈妈,想念妈妈在厨房忙碌时那温暖的背影,想念妈妈夜里为他掖被角时轻柔的动作;他想念姥姥,想念姥姥坐在门口晒太阳时慈祥的笑容,想念姥姥用满是老茧的手抚摸他额头的触感;他想念在文安的生活,想念街头巷尾熟悉的叫卖声,想念和同学们在学校里奔跑打闹的无忧时光。

还有郑迅,那个和他一起度过无数欢乐与烦恼日子的挚友,他们曾一起在网吧里打半条命时的并肩作战,一起下了晚自习后沿着大堤一边骑行一边聊天,如今分隔两地,不知道他过得可好。想念袁芳芳,那个让他心动了三年的女孩,此刻是不是在做功课?会不会有那么几秒钟脑子里能想起他?而林静,更是如同一缕轻柔的风,撩动着他的心弦。他不知道自己寄出的那封信,林静看了会是怎样的反应,会不会嗤笑他的青涩与自卑,不知道她和郑迅是不是已经恢复了联系,一想到这儿,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紧,隐隐作痛。

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城市的喧嚣依旧不绝于耳,可石添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被寂寞与思念紧紧包围。

在这无尽的等待中,他越来越心烦意乱。这天,他实在憋不住了,想趁着晚上出去走走,透透气,驱散心头的阴霾。

他吃过晚饭,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步行前往洋桥附近转转。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洋桥这儿一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了个热闹非凡的夜市。洋桥桥下是个大型商场,门口一到天黑,都会有商贩在门口这儿摆摊,刹那间,原本安静的街道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变得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石添还没走到跟前,喧闹声、吆喝声便如同汹涌的海浪般一波一波地传入耳中。那此起彼伏的声音,仿佛是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奏响着生活的烟火之歌。终于踏入这片繁华之地,石添放眼望去,只见这儿虽地方不大,却仿若一个琳琅满目的奇幻世界。

石添往眼前瞧了瞧,那卖服装的区域,五彩斑斓的衣物挂满了衣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像是一群正在翩翩起舞的彩蝶。摊主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扯着嗓子大声招揽顾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最新款的半袖,款式新颖,质量上乘,便宜卖啦!” 他们一边喊,一边手脚麻利地拿起衣服,向过往行人展示,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带着魔力,吸引着不少人驻足挑选。

再看那边卖书的摊位,各类书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地摊上,从散发着古朴韵味的古典名着,到印着时尚明星封面的流行杂志,应有尽有。爱书之人仿若被磁石吸引一般,纷纷在摊前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本心仪的书籍,轻轻翻开,偶尔还会和身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