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一层名为CYZ效应的乌云(四合一,月(2 / 7)

幸运的。

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cyz效应研究所,对于cyz效应完全没有本质的进展。

实际上,研究所里最为常见的研究就是研究cyz效应到底有什么效果。

这有点类似于对于万有引力的研究,只不过要更加的复杂。

就像苹果之所以会落向地面而不是天空,是因为有个力拉着它往下跑。

“那么我们只需要对比一下它对于我们给出的‘苹果’的影响就能大致得到cyz效应的影响范围了。”

“首先,我们最先确定的是它具有一定的‘超时间性’和“隔绝性”,这一点也是能够tdd研发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当时,那名研究员就投影出一段实验录像片段。

“第一次实验开始。”

“记录完全由现实物质构成的计时装置、生物,和受到了cyz效应影响下的计时装置、生物的区别。”

视频里,那名站在操作台前的研究员就将时序稳定仓的时衡流速往后调整了十倍——

稳定仓里,那个普通玻璃箱里的苹果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色,同时摆在一旁的钟表,上面的指针几乎能够旋转出残影来。

由cyz效应构成的玻璃箱里,什么都没发生。

一旁的记录员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tdd,玻璃箱内部的时间流速和戴上手表的他是一致的。

“第二次实验,增加至20倍。”

——结果没有变化。

视频里那名研究员的声音很明显的变得沉重了一瞬。

“准备第三次实验,增加到50倍。”

——结果没有变化。

后续的十几次次实验的结果都完全一致。

甚至立刻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最后,视频里那名研究员的声音很明显的出现了怒意:“把时衡流速给我再往上调十倍!”

然后他立刻就得到了反驳的声音。

“不行,我们做不到,时衡流速倍数已经一千倍的峰值了,不能再增加了,否则稳定仓内部时空会有可能出现循环嵌套结构了。”

“那么,有没有人能告诉我。”

这名cyz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就将刚才实验的一系列数据投影出来。

他就向着周围的实验员发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为什么玻璃箱上的cyz效应没有被消耗”

他同时调出行动层特遣队员在现实里的行动数据。

尤其是几次因为滞留现实过长,而使得tdd上的cyz效应消失,行动人员被迫“重置”的行动数据。

“如果不是为了对抗时间线的时衡偏移,为什么tdd上的cyz效应会消失”

然后,除了cyz效应的“不可削减性”,或者说“恒定性”的发现。

tdd真正让人维持自己时间线稳定的原理就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发现了。

毕竟,仅仅靠看一眼手上tdd指针的位置,就能维持自己在【循环】里的个体时间线的稳定——

无论怎么想,这都实在是很奇怪。

而且,既然cyz效应能够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线问题并维持稳定,那么为什么tdd的使用时长会和使用者cs值高低有关

“果然叙事学部那帮家伙错了!”

“我就说怎么可能依靠那么一点cyz效应就能对抗时间线的重置效应。”

“tdd运行的关键在于利用cyz效应对于cs值,也就是佩戴者意识的隔绝性。”

这很好理解,对于佩戴了tdd的行动成员,并不是cyz效应帮助他们对抗了双时间线本身。

而是cyz效应作为了一个佩戴者本身意识和外界事物交互的一个“记录器”。

它将佩戴者的意识独立出来,然后根据其“超时间线”随时将其投射到正确的时间线,或者说联盟记录的时间线中。

“因而,佩戴者状态一旦和作为记录器的tdd记录状态不符合,他的cs值就不会被立刻同步,cyz效应会试图将其同步到下一个rsi值稳定的时间区域。”

“最后达成了在他主观视角看来,时间线维持稳定的结果。”

老实说,这个结论可是大大出乎了研究层的预料。

在对于执行层的结论汇报上,柳然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让我们把时间线真的当成线性来看待,那么个体时间线的延续,就好像他拿着一个毛线团一直往前走,身后留下的线就是他的历史轨迹。”

“循环和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