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这五百人里的大多数,都是呼延老将军军中最出色的年轻将领和军官。
老将军一直在用心培养着他们,同时极力避免他们被旧军队的恶习腐蚀。
原本呼延老将军想着,将来大宋若是有覆灭之祸,他用心培养出来的这批年轻将领里,说不定能出现一个出色的大帅,或者几个厉害的将领,可以挽救大宋危局。
当然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而老将军知道了燕然的情况之后,觉得倒不如把这些将领苗子,交给更加优秀的导师来培养,于是索性把这些人一并打包送了过来。
所以金枪手徐宁就在此列,他原本是御前金枪班的教头,对付铁甲重骑很有一套。
可是加入燕然的军队之后。这位徐宁校尉却真正见识到了这支强军的厉害。
由于徐宁出自老将军呼延庆一系,所以他迅速和呼延诀等年青校尉,组成了一个忠于统帅的秘密小团体,这里边当然是以统帅的亲传弟子呼延诀为首。
至于统帅这个名号,则是燕然自己定的。
他当然不是为了过什么官瘾,而是为了让自己这支军队,从根本上脱离朝廷的牵绊。
因为在他的军营当中,所有的一切都跟朝廷的旧军队不一样。
从士官的头衔到军中首长的职务,从领取钱饷的方式到晋升的标准,连作战指挥、行军口令全都不一样!
因此这支军队从整编伊始,身上就天然带着燕然的标记,跟朝廷没有一丁点关系!
另外优厚的士兵津贴和良好的晋升制度,也让这些战士们斗志极其高昂。
士兵们都是亲眼看见的,新一批的尉官都已经获得了晋升。
他们都是在训练努力、成绩良好、同时头脑清醒、善于分析判断、透露出指挥才能的士兵中选拔出来的!
其中有不少甚至还是农家子弟出身,毫无背景和资源。
所以新军战士们立刻发现,自己获得了一条出人头地的光明大道,怎能不欣喜若狂?
由此燕然麾下的一众将领,拿出了一堆称号交给燕然自己选,他们的理由是“国公爷”这个称号,朝廷的味道实在太重!
因此燕然选了“统帅”这个称号,在一堆“主公、将主爷”之类的名字里,他觉得这个还多少顺眼点……
新军的训练相当刻苦,各个科目的成绩都在飞快地提升,看来不久就可以上升到战术演练、和实战推进这些更高的项目了。
燕然看着部队的射击成绩表,当然是笑得合不拢嘴……可负责军工复合体的独头蒜王正心,却是整天愁眉苦脸,快要被子弹的消耗逼疯了!
虽然现在训练用的枪弹,因为不需要破甲,是用的铜被甲铅芯弹……可铅也是银子买来的呀!
更何况生产速度跟不上消耗量,这把这王正新给愁的,一把一把往下薅头发啊!
可是对于训练所产生的消耗,燕然却根本不在乎。
他恨不得拿银子,把所有战士都砸成神枪手才解恨!
一想到大明朝的军队面对后金女真兵的时候,那些火枪手胡乱放枪,结果敌军还没到跟前,就打得他们枪管滚烫。
然后等敌人冲过来,那些官兵立刻一哄而散的场面……燕然就恨得牙根儿直痒痒!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新军因为后勤等原因,人数上终究有限。
所以当大战来临时,战士的作战技能水准,就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一个枪法精准百发百中的老兵,比五十个手忙脚乱的新兵都要强!
因此在练兵方面,燕然绝对是不惜成本。
他不但要让麾下的战士练成精准的射术,同时还要培养起他们对自己步枪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
只有这样的战士,在面对金国强军时,才能给对方来一个永生难忘的迎头痛击!
……
与此同时,最近这段时间,宋徽宗却对燕然这家伙都要烦透了……
燕然是今天一封奏折,要求巩固边疆防御。明天一封奏章,督促皇城司练兵。
你不知道朕没钱吗?你说的这些事儿,哪件不要海量的银子?
这个燕然,自打他当上枢密使之后摇身一变,居然从一个风流倜傥的新贵臣子,变成了个忧国忧民的耿直大臣!
……朕用你这么忠心了吗?一时之间宋徽宗简直是烦不胜烦。
直到燕然把经过安全实验的玻璃板,送来装修皇宫,当今圣上的心情才好了一点儿。
……其实玻璃板早就生产出来了,燕然最近也一直在做改进。
只不过部队装备的防风镜上,要使用大量的透明玻璃,因此皇帝装修寝宫的事自然得往后靠靠。
这种风镜是专门给骑兵使用的,骑马行军的时候用来遮挡风沙。
若是赶上大风天,骑兵带上风镜作战,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