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
曾经阿药给他讲故事。
让他去评判故事中财主,医师,毒蛇,樵夫,猎人,财主之子,这些角色所行所做是善是恶。
如今,他自己却成了那救下毒蛇的猎人,治好财主的医师……
【什么是善?】
【像青衣女子一样,若为大局,小节无妨。】
【像白老太太一样,约束自己,不害众生。】
【像三山菩萨一样,只行纯善,避开恶善。】
【像百病公一样,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我不知道。】
【先占一卦(3/3)。】
陈岁看着手机上的选项,若有所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答案,都是他从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中得出。
这几个人,也都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
女帝所求乃是使命,虽悯众生,但不为一草一木驻足,砍伐邪木,还众生朗朗乾坤才是她所求之善。
白老太太所求乃是仁爱,保家仙仁爱百姓,即便痛苦,发疯,最后也为此心甘情愿的赴死,约束自己,只要求自己,这是保家仙所求之善。
三山菩萨所求乃是美好,如果施加的善意,得不到受难者发自心底的感激,反而化作痛恨、抱怨、欲壑难填,那么从一开始可能就是错的,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做,这是三山菩萨所求之善。
百病公所求乃是奉献,秉烛夜游,鞠躬尽瘁,人间的疾苦和悲惨压在心里,却不会左右他的判断,所做所行无非是竭尽全力,燃烧自己,照亮世间,这是百病公所求之善。
那么他呢?
陈岁摇了摇头,他没有女帝那么大的志向,也承担不起那么沉重的使命,他做不到像白老太太那样严于律己,宽以对人,更做不到百病公那样毫无怨言的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这样来看的话,还是三山菩萨的说法更得他心。
善行若不能化作受难者眼中的光,便会成为缚住他们的锁……
或许他早该想到的,一个终年对符水上瘾,沦为病痨鬼之人,他的话又怎能尽信?
陈岁叹了口气。
多说无益。
他虽然有着先占一卦,可以窥见部分先机,但终归不是对未来全知全视,对于未来会发生的事,局限于当下的想法和视野,很难做出完美的选择……
或许。
这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像三山菩萨一样,只行纯善,避开恶善。】
随着选项被选中,手机上的文字也开始跟着变化了起来——【听到了你的选择,阿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片刻后,才再次望向你,询问你这一次又打算如何安置他?】
【跟我走吧,我带你离开这里。】
【或许你可以尝试自力更生。】
【或许秉烛司更适合你。】
【先占一卦(3/3)。】
虽然之前行了恶善。
但对于陈岁自己而言,依旧不想带上这个小包袱,更没有信心保护好这个小包袱,但要是就此抛下对方又让他些许愧疚。
所以前两者无论如何是他没法去选的。
而百病公今日赴死,其他的孩子估计也会在百病公死后被各路人马从秉烛司接走,这个时候送阿药去秉烛司和其他孩子一起被安置,应该是出不了什么岔子的……
陈岁在心里细细的盘算了一下,顿时有些无语。
没想到兜兜转转了一圈,最后对阿药的安排还是回到了原点,和其他孩子们一起。
想清楚了之后,果断选择选项三。
【阿药点了点头,认可了你的选择,接下来你准备……】
【前往秉烛司。】
【前往长生教。】
【带着阿药四处逛逛。】
【先占一卦(3/3)。】
送肯定是要送的,不过这个时候要他送阿药去秉烛司显然有些不太合事宜,长生教药王塔开塔之日,也是百病公送命之时,于情于理他都是要去送百病公最后一程的……
先带着阿药前往长生教吧。
陈岁略一沉思后,很快就有了决断,之后再去秉烛司处理其他问题也来得及。
【你牵起阿药的手重新启程,告别了这一堆火光,前往了长生教,而阿药似乎是格外的相信你,不吵不闹的跟在你的身边,脸上带着和年纪不符的淡漠,始终都没有回头。】
这孩子……
陈岁微不可查的变了变眼神,总感觉让这孩子经历这些事是不是太过残忍了?
几岁的孩子该是什么模样?
之前的那些孩子,即便是成熟如小虎子,也依然偶尔会做出一些孩童般幼稚的举动。
而阿药却从来不哭也不闹,很少有情感变化,有什么想法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