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尝试着,再次向灯盏注入一丝法力。
这一次,不再是微弱的共鸣!
“钵——”
一声清晰而悠长的震动嗡吟响起,仿佛古刹铜声穿越时空而来,浮屠燃灯骤然脱离了陈岁的手掌,悬浮于半空之中!
灯身那些斑驳的绿锈和血渍如同活物般流动褪去,显露出其下古朴神秘的青铜本体。
上面雕刻的古老梵文和莲花图案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流转着淡淡的金色光华。
灯盏内,那点原本微弱的光晕骤然扩大,化作一团稳定燃烧的,仅有豆粒大小却无比纯粹的金色火焰!
然而,这火焰并不炽热。
反而散发着一种温润祥和的气息。
光芒所及之处,藏经阁内残留的阴邪与怨念,如同冰雪消融般悄然散去,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几分。
更重要的是,这金光仿佛具有某种独特的“穿透性”和“辨识性”。
陈岁能感觉到,自己与这盏灯之间建立了一种模糊的联系。
在灯光照耀下,他眼中所见的景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墙壁上那些原本普通的刻痕,在金光下似乎显现出隐藏的佛经文字,地面上混乱的能量残留,也变得有迹可循,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几条通道深处传来的隐晦气息。
这盏浮屠燃灯,在补全了关键部件后,似乎真正开始展现出它作为佛门至宝的威能——辟邪、净化、洞察虚妄,甚至……指引方向!
紧接着,他心念微动,将那悬浮在半空中的灯盏抓住,缓缓念诵起了一阵梵音:“嗡啊吽,巴扎拉日日涅……”
紧接着,手中的灯盏瞬间绽放开无上明光,他所获得那枚莲花火种也跟着悄然浮现,落在那灯盏上。
而这,似乎也是最后一把钥匙。
随着火种化为金色澄澈的火苗,在灯盏上熊熊燃烧,散发出温暖而威严的明光,普照四方。
这光芒仿佛拥有洗涤心灵的力量,连空气中弥漫的古老尘埃都似乎变得圣洁起来。
透过圣洁的尘埃。
他看到莲花池对面,那面原本空无一物的石壁,在灯光的照耀下,果然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一道笔直,散发着微弱金光的缝隙自上而下悄然浮现。
紧接着,伴随着一阵低沉而宏大的机括转动声,整面石壁上的砖块如同活了过来一般,开始有序地向内旋转滑动,缓缓向两侧退开,显露出其后隐藏的空间。
一条宽阔明亮的通道出现在陈岁面前。
通道的地面由温润的白玉铺就,光可鉴人,两侧是高大得望不到顶的书架,一直向着视野的尽头延伸,仿佛没有终点。
书架上密密麻麻地陈列着无数卷轴、经匣、贝叶经……
材质各异,有的金光闪闪,有的古朴陈旧,有的甚至散发着玉石或木质的光泽。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这通道之中,有无数缕凝实的佛光如同拥有生命,从书页间自行流淌而出,化作一个个金色的梵文字符或是微缩的佛陀菩萨,在空中轻盈地飞舞盘旋。
它们并不混乱,反而遵循着某种玄妙的轨迹,交织成一幅充满智慧与禅意的动态画卷。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墨香,还有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与庄严。
这里,俨然是一座尘封了不知多少岁月的佛门藏经圣地!
陈岁手持浮屠燃灯,迈步踏入这条明光长路。
脚步落在白玉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在这寂静到极致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感受到一股浩瀚而温和的意志笼罩着这里,那并非某个具体的生灵,更像是无数高僧大德留下的智慧与念力汇聚而成的场域。
博大。
精深。
令人心生敬畏。
他尝试走近一侧的书架,目光落在一卷用金线捆扎的玉简上。
当他凝神望去时,浮屠燃灯的火苗微微摇曳,那玉简上便自然浮现出淡淡的金色字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并非他现在所知的任何文字,但那字迹中蕴含的意境,却直接映照在他的心田,让他瞬间明白了其含义。
但陈岁也敏锐地感觉到,这些佛光经义虽然祥和,却也带着一种强大的“度化”之力,若非他心志坚定,且有涅槃莲种护住本心,恐怕待得久了,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生出皈依佛门之念。
念头微微一转,陈岁便一手持着浮屠燃灯,凑近一卷经文,伸手向着那经文抓去。
然而就在他手掌落在那经文的一瞬间,那经文便陡然化作了一团飞灰,随风大片消散。
看来是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就连佛门的经文也跟着腐朽成灰烬了。
陈岁收回手,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心想也确实正常。
毕竟连佛陀都坠入了梦中,强如燃灯古佛也会跟着陨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