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众人齐心(1 / 2)

城门校尉手里还握有一部分军权,目前的城门校尉是耿武,从冀州来的外来户,与田丰、沮授那伙人一样,没啥根基,再加上本就是戴罪之身不敢乱来。

莫说乱来了,派系之争他们应该关起门窗充耳不闻,这才明哲保身之法。

所以门外的军队,有些耐人寻味。

到底是如何做到绕过一层又一层的军队,一路来到尚书台的?

荀彧站起来,“不管是谁,应当不敢在北宫动刀,否则中候、大将军绝不会坐视不管,先出去看看再说。”

……

另一侧,王允、杨彪带着一些老臣要出城。

哪有人造反,朝廷各臣反应虽各异,但天子就失踪一会儿,谁会想不开去生起反心。

甚至连像以前一样,逞着天子不在,逼走看不爽之人的胆子都没有。

当今天子是什么人?

是下马能造盛世,上马能破鞑虏的圣君。

有高祖的识人、文帝的治世、武帝的魄力、光武的力挽狂澜。

哪个想不开的敢动乱,还是在洛阳这地方。

大家动作不一,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大汉。

只不过人有差异,所致政见略有不同罢了。

王允等人就要出城时,遭到了阻碍。

守城将士拦住两人,神色十分紧张的说道:

“太师、太尉,此时万不可打开城门。”

“为何?”

“北军围城了。”

两人面色一变,匆匆来到城墙上查看。

果不其然,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将城门口堵的水泄不通。

队伍前有三匹马,仔细看能看清三人是谁。

朱儁、满宠、祖茂。

守城将领解释道:“北军领了一个营前来,其他城门方向暂未发现异常。”

“又是这个老东西,他要干什么?”王允气得花白胡子乱颤,“将城门打开,老夫出去看看,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将老夫撞开不成。”

“太师,我等接过命令,不可放北军入城……”

“老夫的话就不是命令了?打开城门!”

“这……”守城将领在想该如何搪塞。

这时,城下北军中候朱儁开口喊话:

“快开城门,老夫最多带百人入城,有天子旨意!”

……

尚书台。

荀彧令人打开大门,终于看清外面景象。

围在尚书台周围的军队,各式各样盔甲的军队都有。

荀彧甚至看到一部分人穿着羽林军的甲胄。

而且他们不像是在围尚书台,他们背对着尚书台位置,倒像是在保护。

这……莫非天子在秋巡前留有后手?

不可能啊,谁能预料到中途有天灾。

几人全都傻眼,荀彧视线来回扫视,最终锁定。

台阶下,有一人负手看天出神。

似是听到身后动静,此人缓缓转身,看到荀彧,他先是一拱手,然后才道:

“天子命荀令君监国,今秋巡未果,恐城中生乱,备承国恩,为国尽忠,今率洛阳军民,听候尚书台差遣。”

卫将军刘备!

位比三公的他,名义掌握洛阳城内一切军队,核心职责为守卫京城!

刘备心里只有一件事,既然天子出发前选定的监国人选是荀彧,那他就应该听从荀彧的调遣。

“多谢刘皇叔。”

荀彧敬佩的还了一礼。

刘备能降尊跑到这来听他差遣,所带来的助力可比之前相同局面下的钟繇高多了。

相互行礼过后,荀彧主动问道:

“皇叔做了哪些布置?”

刘备身为卫将军,对洛阳及周边的军事动向应该了如指掌。

“备收到消息,朱老将军似是调动一营人马向洛阳靠近,备向西城门方向增兵,同时遣快马自东城门而去,急调南军回京师。”

南军在老地方河内休整、补充兵源,虽还未完成,但特殊情况下,只能先拉回来了。

荀彧沉吟道:“朱老将军一心为国,南军不用回来,若北军真要进来,倒也不用太过防范。”

刘备当然知道朱儁的性格,不过还是因为现在情况特殊,他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