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三国的服化道(2 / 2)

p>

这个服装制作就节省了大量的钱。

至于官兵服装,其实比起百姓也没有多少,也不是全员都是盔甲的。

刀枪剑戟这些道具,直接采用《大唐》的道具就行。

所以,在服化道上,程胜很快就有了决定,除了让工厂制作东汉末年百姓衣服和黄巾战士穿戴的衣服外,主要还是武将和文官的服装。

文官服饰以鹤氅、深衣与纶巾作为搭配。

鹤氅是以鸟羽或真丝制成,衣身宽大,两袖宽博,常作披风状,具有飘逸感。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常以“身披鹤氅”的形象出现,被称为“白衣孔明”。

深衣采用右衽交领设计,腰间以丝绦系带,颜色多为青、白等素色,符合汉代文人雅士的穿搭风格。

纶巾以青丝编织的头巾,为魏晋文人日常装束,诸葛亮常搭配鹤氅使用。

武官服饰是由武弁大冠、进贤冠组成。

武弁大冠搭配平巾帻,常见于武将场合,如曹操的立绘形象。

进贤冠文武官员通用,需搭配介帻(头巾),部分西汉壁画中的文官形象与此类似。

还有就是朝服,汉代朝服是按“五时色”更替(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官员需卸剑脱鞋才能面见皇帝。

垂胡形衣袖,袖口收紧的宽袖设计,既实用又流行于名士阶层。

但部分文人仍注重细节装饰,如领口、袖口绣花或搭配腰带。

除此之外,就是汉灵帝的龙袍。

汉代承袭秦制,秦朝以黑色为主,后因五行学说调证,汉代的龙袍以冕服为主要形式。

冕服由玄衣、朱裳(红色下裳)及十二旒冕冠组成,搭配玉饰和赤舄(红色鞋履)。

玄衣绘有日、月、星、山、龙、虫六种图案,象征帝王权威。

冕服的颜色,汉文帝时期尝试改成黄色,但未完全确立。

汉武帝时期确立黄色为尊,并沿用至后世。

冕冠两侧垂有“允耳”玉饰,象征君王需谨言慎行;衣襟上的十二章纹饰强调皇权合法性,成为后世龙袍的基础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