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风雨飘摇(1 / 2)

“刘整?”景帝皱了皱眉,“此人勇则勇矣,但谋略不足,且资历尚浅,恐难以统筹全局。”

“那萧家……”

“萧家不用考虑!”景帝直接拒绝。

兵部尚书李纲接口道:“陛下,既然如此,臣举荐镇北将军,秦锐。秦将军久镇北疆,威名素著,对北漠及乾朝余孽了解甚深,且用兵老辣,定能马到功成!”

“秦锐……”景帝手指敲击着御案,若有所思。

秦锐确实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之一,资历、能力都足够。

但他也有顾虑,秦锐在军中风头太盛,其麾下的镇北军堪称虎狼之师,功高震主……

就在景帝权衡之际,一直沉默的首辅杨廷和忽然开口:“陛下,老臣以为,平叛之事,固然紧要。但更需警惕的,是此事背后可能牵扯的更大阴谋。”

他顿了顿,迎着景帝探询的目光,缓缓道:“这些乾朝余孽蛰伏这么久,选择在此时发难,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里应外合做得如此周密,仅凭他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办到。老臣怀疑……朝中,或者地方上,是否有人与之暗通款曲?甚至……北漠那边,是否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此言一出,暖阁内顿时一片死寂!

杨廷和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中了所有人心中最深的恐惧。

内外勾结!

景帝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隼,他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大臣的脸,仿佛要将他们从里到外看透。

是啊,乾朝余孽怎么可能凭一己之力做到这一步?如果没有内应,没有外部势力的默许甚至支持,他如何能悄无声息地聚集起足以攻破三座雄关的力量?如何能对城防、将领如此了解?

“查!”景帝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带着森然的杀意,“给朕彻查!锦衣卫,东厂,都给朕动起来!北境各级官吏、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朕仔细地查!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通敌叛国!”

他目光转向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角落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的太监冯保:“冯伴伴,此事,东厂要给朕拿出个章程来!”

冯保连忙躬身,尖细的嗓音带着绝对的恭敬:“老奴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景帝又看向李纲:“秦锐……就依李爱卿所奏,加封为平北大将军,总览北境平叛事宜,节制北境诸军!令他即日点齐兵马,火速北上,务必在寒冬彻底降临之前,给朕夺回三城!告诉他,朕不要伤亡数字,朕只要结果!若是贻误战机,提头来见!”

“臣,遵旨!”李纲连忙领命。

“还有!”景帝补充道,“传令沿途各州府,全力保障平叛大军粮草辎重,若有拖延克扣,以通敌论处!”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道。

景帝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挥挥手:“都退下吧。杨阁老,张阁老,李爱卿留下。”

其他大臣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出暖阁,只留下三位核心重臣。

暖阁内只剩下四人,气氛更加凝重。

景帝看着杨廷和,沉声道:“杨爱卿,你刚才所言……朝中有人暗通款曲,可有依据?”

杨廷和缓缓摇头:“老臣并无实证,只是依据常理推断。乾朝余孽此次行动,绝非无的放矢。而且,老臣收到一些风闻,近段时间,江南之地,亦不太平。”

“江南?”景帝眉头紧锁。

“是。”杨廷和道,“据闻,江宁府出了一位名叫齐枫的年轻士子,文武双全,名声极大,甚至……得了陛下您的特召。”

景帝想了一下:“嗯,此事与北境有何关联?”

“此人崛起速度太快,而且与幽冥教屡有冲突,甚至破坏了幽冥教一次重大的阴谋。”杨廷和意味深长地道,“老臣只是觉得,北境之事与江南之‘热闹’,几乎同时发生,未免太过巧合。或许,是有人想借此机会,在南方吸引朝廷的注意力,从而为北境行动创造机会?”

景帝眼中精光一闪!

他不是蠢人,立刻明白了杨廷和的暗示。

声东击西!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齐枫,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是被利用的棋子,还是……本身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陛下,”兵部尚书李纲也开口道,“北漠那边,也不得不防。据边关细作回报,北漠王庭近期虽无大规模调兵迹象,但其几个大部落在边境附近的活动明显频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