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青铜古钟,声震邪祟(1 / 2)

平阳府的秋收刚过,护民所外的晒谷场上还堆着金黄的麦垛,周文斌便带着几名衙役匆匆赶来,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地契。“陈帮主,城西施工时挖出一座古寺遗址,地基下埋着一口青铜钟,上面刻着奇怪的纹路,还有百姓说夜里能听见钟响,吓得不敢靠近。”

陈文瀚接过地契,上面标注的“清凉寺”旧址,正是《八卦镇灾录》中提到的“坤位镇煞之地”。“古钟或许是镇煞之物,咱们去看看。”他当即召集李存义、叶问、君正与卡文迪,韦小宝听闻有“会响的古钟”,也扛着藤牌凑热闹跟了过去。

城西的工地已围满百姓,几名工人正围着一个方形土坑议论纷纷。坑底立着一口一人多高的青铜钟,钟身布满青绿铜锈,表面刻着繁复的云纹与梵文,钟口边缘还嵌着八枚小型八卦镜,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昨夜三更,钟突然‘嗡’了一声,震得土坑都在颤!”工人老张比划着,脸上满是后怕,“我家就在附近,窗纸都被震破了!”

李存义跳入坑中,伸手敲击钟身,青铜钟发出沉闷的声响,坑边的野草竟微微晃动。“这钟材质特殊,里面怕是藏着玄机。”他擦去钟身的铜锈,露出一行模糊的汉字:“大隋开皇六年,铸此钟镇幽冥邪祟,钟响三声,邪祟尽散。”

“幽冥邪祟?”韦小宝缩了缩脖子,“莫不是底下有鬼怪?”话音刚落,土坑突然传来“咔嚓”声,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叶问当即取出解毒香囊,递给众人:“这气息带着腐味,不像寻常阴气,需多加小心。”

陈文瀚让工人暂时停工,带着众人围着土坑勘察。卡文迪盯着钟身的梵文,若有所思:“在我的家乡,教堂的钟声也能安抚人心,或许这青铜钟也有类似的作用。”君正则握紧长枪,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只是钟响为何会引发地面开裂?恐怕底下不止古钟这么简单。”

当晚,陈文瀚安排弟子在工地值守,自己则带着《八卦镇灾录》回到护民所查阅。书中记载,清凉寺曾是镇压“地脉煞气”的寺院,隋末战乱时被焚毁,镇寺古钟随寺院一同埋入地下。“地脉煞气若失控,会引发瘟疫、地震,古钟正是制衡煞气的关键。”他刚合上书,值守弟子便匆匆来报:“工地出事了!青铜钟又响了,还出现了黑影!”

众人赶到工地时,只见青铜钟发出阵阵嗡鸣,坑边的八卦镜光芒闪烁,几道黑影在钟旁盘旋,却不敢靠近。“是煞气凝聚的虚影!”陈文瀚大喊,“李前辈,用八极拳的刚劲震散它们!”李存义踏碾步上前,“铁山靠”撞向地面,震波扩散间,黑影发出凄厉的嘶吼,渐渐消散。

青铜钟的嗡鸣渐渐停止,钟身浮现出更多梵文。卡文迪突然开口:“这些梵文我认识几个,是‘镇煞、安魂、护民’的意思。”他指着钟顶的圆孔,“或许需要将特定物品放入其中,才能让古钟恢复镇煞之力。”

次日清晨,钱掌柜带着药农赶来,带来了《镇灾录》中记载的“镇煞三物”——艾草、朱砂与糯米。“这些都是驱邪之物,或许能激活古钟。”他将艾草与朱砂混合,填入钟顶的圆孔,又将糯米撒在钟身周围。陈文瀚则让天机门传人在工地周围布下“八卦阵”,用桃木剑与八卦镜增强阵法威力。

布置妥当后,李存义再次敲击青铜钟。“咚——咚——咚——”三声钟响浑厚绵长,传遍平阳府的街巷。钟响的刹那,工地周围的阴冷气息瞬间消散,地面的裂缝也渐渐合拢,钟身的梵文与八卦镜同时亮起,形成一道金色光罩,将土坑笼罩其中。

百姓们见状欢呼起来,纷纷跪地叩拜。“古钟显灵了!”老张激动地喊道,“这下咱们再也不怕煞气了!”陈文瀚却眉头微皱——他发现光罩边缘有一处微弱的缺口,煞气正从那里缓慢渗透。“看来古钟受损严重,仅靠镇煞三物还不够。”他对众人说,“《镇灾录》中提到,要让古钟完全恢复,还需‘人心之力’,也就是百姓的信念加持。”

接下来的几日,陈文瀚组织百姓在工地旁搭建简易祭台,每日清晨与傍晚,让百姓捧着自家的五谷杂粮、布匹药材前来祭拜,将对家园的守护信念注入古钟。卡文迪虽不懂祭拜仪式,却也跟着百姓一起,将一把从家乡带来的麦穗放在祭台上:“在我的家乡,麦穗代表丰收与希望,希望它能帮到你们。”

韦小宝则想出一个主意,让孩子们用红绳在钟身上系满平安符。“孩子们的心最纯净,他们的祝福肯定管用!”他带着一群孩童,蹦蹦跳跳地在钟身上系满红绳,平安符上的“护民”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