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韦小宝与苏荃率领的使团在经历重重考验后,终于返回了紫禁城。
此次漠北之行,他们不仅成功与准噶尔部签订了和平协议,还查明了东厂余党与准噶尔部中的反叛势力勾结的事实。
尽管归途疲惫,但众人心中都带着一种完成使命的成就感。
“皇阿玛,奴才韦小宝、苏荃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韦小宝与苏荃在乾清宫内跪地请安,声音透着兴奋与自豪。
康熙的目光扫过二人,微微颔,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小桂子,苏荃,你们终于回来了。”
康熙的声音洪亮而威严,“此次出使漠北,可还算顺利?”
韦小宝从怀中取出和平协议,双手奉上:“皇阿玛,奴才不负所托,已与准噶尔部签订和平协议。
噶尔丹汗答应停止边境挑衅,并接受大清的军事援助与贸易开放条款。
同时,我们还查明了东厂余党与准噶尔部中的反叛势力勾结的事实,现已将相关人等捉拿归案。”
康熙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接过和平协议,仔细翻阅。
殿内的气氛瞬间轻松许多。
“小桂子,你做得很好。”
康熙赞许道,“此次出使漠北,你为大清立下了大功。”
韦小宝心中一暖,苏荃亦是松了口气。
她轻声道:“多谢皇上挂念,这都是奴婢与韦香主的分内事。”
康熙点了点头,转向多隆:“多隆,即刻安排人手,将东厂余党和准噶尔部的反叛分子押入大牢,严加审讯。”
多隆躬身领命,康熙又对韦小宝说道:“小桂子,你随朕到养心殿,我们单独谈谈。”
韦小宝心中一凛,康熙的这番话显然意味着还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
他赶忙起身,跟随康熙出了乾清宫,来到养心殿。
殿内,康熙摆手让其他人退下。
韦小宝与康熙相对而立,康熙的目光深邃而锐利:“小桂子,此次漠北之行,你不仅完成了外交使命,还为大清边疆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朕心甚慰。”
韦小宝谦卑地低下头:“皇阿玛过奖,这都是奴才应尽的职责。”
康熙微微一笑,语气转为严肃:“朕今日召你来,是要与你商讨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四十二章经的秘闻虽已平息,但它所涉及的各方势力,尤其是东厂的动向,仍需密切关注。”
韦小宝心中一动,想起东厂的种种行径与四十二章经中的秘密。
他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王朝秘辛。
“皇阿玛,”
韦小宝轻声说道,“奴才在漠北期间,曾听闻东厂余党与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勾结,似乎意欲图谋不轨。
而且,奴才还现东厂的势力不仅在漠北活跃,甚至渗透到了少林寺。”
他故意停顿,观察康熙的反应。
康熙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哦?说来听听。”
韦小宝迅将东厂余党在漠北的活动以及他们在少林寺现的线索一一道来。
他还提到,东厂余党试图窃取达摩心法,这一武林绝学与四十二章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康熙听后,沉默良久。
他深知东厂的存在一直是大清政权的一颗毒瘤,虽然在政权初立时,东厂曾是维护皇权的重要工具,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小桂子,你可知道,东厂为何会在清朝初期设立?”
康熙突然问道,声音透着一丝思索。
韦小宝心中一紧,摇了摇头。
康熙微微一笑:“东厂的设立,源于我大清入关之初,局势动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先帝设立东厂,是为了加强对朝堂内外的监控,确保皇权的稳固。”
韦小宝点了点头,这解释合情合理。
康熙继续说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东厂逐渐演变成了一股不受控的力量,其成员滥用职权,贪赃枉法,甚至与外部势力勾结,严重损害了大清的根基。”
韦小宝心中一凛,他明白康熙的意思。
东厂的存在,已经从最初的维护皇权,演变成了威胁皇权的不稳定因素。
康熙决定铲除东厂,是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
“皇阿玛,那奴才该如何行动?”
韦小宝问道。
康熙点了点头,示意他靠近,低声说道:“朕决定借此时机,彻底铲除东厂势力。